2025年5月18日,印巴停火協議正式到期,雙方矛盾仍未解決,克什米爾爭端持續,印度暫停《印度河用水條約》的威脅也未解除,局勢一觸即發。
此前,莫迪政府因國內支持率下滑(2025年2月民調顯示其支持率跌至51%),試圖通過對外強硬來轉移壓力,挑起與巴基斯坦的沖突,卻低估了巴方實力而吃了敗仗 。盡管印度拒絕承認失敗,還在全國慶祝“勝利”,但其高層仍在謀劃報復。巴基斯坦雖在空戰中獲勝,卻因總體實力遜于印度,選擇見好就收達成停火,可其善意未得到印度理解。
停火后,巴基斯坦并未迎來平靜。境內武裝分子頻繁襲擊,阿富汗邊境沖突不斷。1893年英國劃定的“杜蘭線”將普什圖族一分為二,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拒絕承認該邊界,雙方常因邊境問題爆發交火。5月17日,巴基斯坦邊境巡邏隊與阿富汗塔利班邊防部隊激烈交火,造成雙方人員傷亡。此外,阿富汗大量難民滯留巴基斯坦,巴方在遣返過程中也引發了部分緊張局勢,導致邊境襲擊事件頻發。
同時,俾路支省也不太平。5月,俾路支解放軍(BLA)攻占曼戈切爾市,劫持政府大樓與能源設施,威脅中巴經濟走廊關鍵節點瓜達爾港。衛星通訊記錄顯示印度情報機構(RAW)向BLA提供資金與戰術培訓,利用俾路支問題牽制巴軍東線部署。俾路支省武裝分子近期還公然宣布獨立,企圖在亂局中給巴基斯坦政府施壓。該省貢獻了巴基斯坦40%的天然氣產量,但70%的居民仍處于貧困線以下,武裝分子借此煽動分離主義。他們使用民用無人機偵察軍方動向,單兵裝備成本低,卻迫使巴軍投入大量資源清剿。印度通過支持BLA,以較低成本實現了對巴基斯坦的有效牽制,使巴基斯坦腹背受敵,戰略處境艱難 。巴基斯坦面臨的復雜局勢,是全球化時代邊緣國家生存困境的一個縮影,未來充滿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