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報導: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近期在接受法國《星期日論壇報》采訪時指出,美國政策的反復無常為歐洲帶來了機遇。她強調,盡管美國通常在不確定性加劇時成為避險貨幣,但當前歐元對美元匯率走強,反映出市場對美國政策信心的動搖以及對歐洲穩定性的認可。
美國政策不確定性與歐元走強的關聯
拉加德表示,美國新一屆政府上任后,經濟、政治和國防領域的政策變動顯著增加了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例如,美國法治、貿易規則以及法院體系面臨挑戰,導致投資者對美元資產的信任度下降。與此同時,歐洲因其穩定的經濟和政治環境、穩健的貨幣體系以及獨立的央行,成為國際資本的 “避風港”,推動歐元匯率逆勢上升。
從數據看,2025 年 5 月 14 日歐元對美元匯率升至 1.1188,較此前低點顯著回升,印證了市場對歐洲穩定性的偏好。這種趨勢與傳統避險邏輯不同,更多是結構性因素驅動,即美國政策的不可預測性削弱了美元的吸引力。
歐洲的機遇與應對策略
拉加德認為,歐洲應抓住這一機遇,加快深化歐盟合作進程。具體而言,歐盟需在以下領域發力:
- 貿易政策與反制措施
歐盟已針對美國鋼鋁關稅和 “對等關稅” 制定了反制清單,涉及民用飛機、汽車、農產品等價值 950 億歐元的美國商品。若歐美關稅談判失敗,這些措施將分階段實施。此外,歐盟正積極拓展與中亞、印度、中國等經濟體的合作,以對沖對美依賴。例如,歐盟與中亞國家簽署了關鍵原材料合作意向聲明,啟動 120 億歐元的 “全球門戶投資計劃”,強化資源供應鏈安全。 - 經濟與金融穩定性
歐洲央行通過降息(2025 年 5 月將三大關鍵利率下調 25 個基點)和維持寬松政策,支持經濟復蘇并穩定通脹預期。同時,歐盟推動資本市場聯盟(CMU)建設,旨在整合金融市場、降低融資成本,吸引私人資本投入綠色和數字經濟。例如,歐盟新增 12.5 億歐元 “瑪麗?居里行動” 資金,用于吸引全球科研人才,提升創新能力。 - 制度與治理優勢
拉加德特別強調歐洲的制度穩定性,包括獨立的貨幣政策、嚴格的監管框架以及法治環境。這些優勢使歐洲在全球產業鏈重構中更具競爭力。例如,歐盟通過《數字市場法案》對美國科技巨頭加強監管,同時推動本土科技企業發展,減少對外部技術的依賴。
風險與挑戰
盡管歐洲面臨機遇,但其經濟仍需應對多重挑戰:
- 內部結構性問題:人口老齡化、債務風險(歐盟政府債務占 GDP 比重達 81.5%)以及創新投資不足(前沿科技領域投資占比偏低)制約了增長潛力。
- 外部不確定性:美國關稅政策可能推高歐洲企業成本,抑制出口;地緣政治緊張(如俄烏沖突余波)可能影響能源供應和市場信心。
- 政策協調難度:歐盟決策流程復雜,成員國利益分歧可能延緩關鍵政策落地,例如財政一體化和共同防務等議題仍需進一步共識。
市場反應與未來展望
拉加德的言論引發市場積極回應,歐元匯率走強、歐洲股市回暖,顯示投資者對歐洲經濟前景的信心回升。然而,分析人士指出,歐洲需在以下方面持續努力:
- 提升產業競爭力:通過綠色轉型(如加速可再生能源應用)和數字化(如推進數字歐元試點),鞏固在清潔技術、機器人等領域的優勢。
- 強化國際合作:除了與中亞、印度等新興市場深化合作,歐洲還需與美國保持對話,避免貿易摩擦升級。
- 靈活調整政策:歐洲央行需根據經濟數據動態調整貨幣政策,同時協調財政政策以應對通脹和增長壓力。
總體而言,拉加德的觀點反映了歐洲在應對美國政策變動時的戰略自信,但其成功與否取決于歐盟能否有效整合資源、化解內部矛盾,并在全球變局中把握結構性機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