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
賴芳芳律師
LegalMVP譜法先鋒公司法專家
LegalMVP法律產品專家
LegalMVP法律體檢專家
編者按:
大家好,我是LegalMVP律海芒芒的創始人姚俊倩CoCo。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賴芳芳律師。
他是90年代的師范生,最初是一名老師,三次考研上岸上海大學,讀刑法碩士,但畢業后他沒有留在上海,為了愛情選擇在東莞做律師,親歷了二十年來東莞作為全球知名制造業中心的發展。
他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東莞制造業產業升級中,抓住了時代的浪潮,隨波起伏,現在,他是一名專注做股權稅務的律師。
曾有企業老板只旁聽了2分鐘他講的股權架構稅務問題,在已經有顧問律師的情況下,還是立馬決定請他做律師。
這位企業老板說,賴律師顛覆了他對律師行業的印象。
以下,是賴律師的故事。
01 3次考研終上岸學法律,借了3萬交學費,妻子火鍋店打工陪讀,靠1700元工資撐起上海求學路02 32歲在東莞開啟律師生涯,從月薪800的實習律師做起03 剛獨立執業就遇上金融危機,一起和客戶跟黑產討債公司談判,借一半收入幫客戶還債,客戶東山再起,業績翻了3倍04 執業第8年起,聚焦公司法、股權稅務,每年創收穩定突破100萬,最高峰到400萬05 以律師費換股權,投資20多家企業,不僅幫我賺了8位數,而且還幫我深入商業一線,練就法商思維
剛獨立執業的他 vs 現在的他
01
3次考研終上岸學法律,借了3萬交學費,妻子火鍋店打工陪讀,靠1700元工資撐起上海求學路
1996年,作為師范生的我,在包分配的政策下,被分配到江西贛州老家的大專任教。
那時,在校園里經常能看到白發蒼蒼的退休老教師,走在校園里,很慈祥很幸福。
但是,這也讓20歲出頭的我,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恐慌,也許幾十年以后,我也會是這個樣子,人生就一眼望到頭,一輩子呆在這里原地踏步,實在不甘心。
偶然的機會,我與一位大學校友在上海相聚,他在研究生畢業后,留在了上海工作。我和他喝茶聊天,在交談的過程中,我明顯感受到了大學本科畢業后的6、7年后,自己和他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他的學識、修養、境界,都高了我一大截,我覺得很苦悶,他也建議我一定要考出來,這讓我更加想跳出這份穩定的工作。
于是,我決定邊工作邊備考。
我考研的時候,市面上沒有什么培訓機構,連教材都十分稀缺,當時我想買一本書都要托外地的親朋好友幫忙。
我曾報考了三次研究生,三個不同學校的三個不同的專業,前兩次都過了國家線,卻沒拿到面試資格,直到第三次,報考上海大學的刑法學專業,以筆試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面試資格,終于獲得了讀研的機會。
2003年,28歲的我放下了正科級干部的編制,脫產去上海讀研。
上海三年讀研,妻子就在上海打工三年,邊打工邊陪讀,以維持生計。當年經濟困難,我三年的學費都是先欠著學校,在畢業前才向親戚借錢、交完學費,拿到了畢業證。
在上海讀研期間,作為工作七年再次走進校園的“老同志”,我也清楚,這也許是我這輩子最后一次能靜下心來吸取營養、充實自己的全職學習機會。
于是,我每天在圖書館從早上八點學到晚上十點。作為一名本科是師范生,從來沒有系統學習法律的人,從此要走上匡扶正義之路,哪能不全力以赴呢?
我與妻子都是南方人,我在校園里學習,她在火鍋店打工,每個月1700元。妻子打工收入,僅能勉強維持生計,稍有不慎就會上頓不接下頓。
但生活的艱辛沒有磨滅我們前行的動力,反而激發了我的斗志,我心想自己一定要努力給家人回報,定不負韶華。
讀研三年來,我身邊不少研究生同學,他們走遍了上海灘的每個角落,盡情領略著都市的繁華。而我卻以安靜地坐在圖書館,安靜地思考人生,安靜地規劃人生,只為未來的騰飛積蓄力量。
時光荏苒,轉移到了畢業季,我相信,沒有人能拒絕大上海的繁華,沒有人能抗拒大都市的誘惑,也沒有人能無視上海灘的白領。
但生活卻總是無情地摧殘著夢想,愛人作為東莞人,完全無法適應上海冬天的寒冷。
每到冬天,她的雙手就像凍壞的蘿卜,長滿了凍瘡,怎么能不讓人心痛。
我不能忘記誓言,我要讓她幸福,于是,帶著三年沉甸甸的收獲,我們選擇在東莞打拼生活、開啟人生的第二春。
02
32歲在東莞開啟律師生涯,從月薪800的實習律師做起
入職律所也是一次機緣巧合,當時有個大學同學的好閨蜜在一家律師做律師,而這家律所的合伙人剛好需要招助理。
我就去試了試。
老板小我2歲,見面的時只提了兩個要求:第一,要細心;第二,要注意安全。
老板原來的助理,因為粗心把證據原件搞丟了,結果悲劇了,辭職了,才有了我的入職機會。老板告訴我:“每個法官的落馬,背后都有一群律師倒下,我們來日方長,有的是機會掙錢,保重安全。”
輕描淡寫的兩句話,我一直記到了現在。
入職之后,現實給了我很大的沖擊和壓力。
剛開始,我有點不知所措,一是收入太低,二是思維的不適配。
讀研究生前,我當時的月收入差不多有3300元。但研究生畢業后,卻只有800元。別說養家糊口了,連基本的生存都有壓力。
除此之外,我忽然發現,原來當老師的思維,在律師行業完全不適用。
老師可以在教室里支配一切,你講什么學生就聽什么,全是主動沒有被動。而律師助理呢,全是傾聽、整理、落實、反饋,一切都要以客戶為中心,基本完全沒有自我。
但,生活并沒有擊垮我,反而激發了我拼命積累辦案經驗的斗志,并養成了持續學習、持續研究、持續思考的辦案思維,我把別人娛樂的時間、應酬的時間,都放在了學習上。
艱辛的生活,總會讓人成長、亦會讓人思考。
那時,我常常想起汪國真的那首《熱愛生命》詩歌:
“既然選擇了前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在艱難的實習律師生涯,我僅辦理了十個案件。
但讓人慶幸的是,其中四個是大案要案,一審都是中院管轄,每個案件的證據都有數十份,卷宗和證據加起來差不多有一個人身高。要在如此之多的證據中,梳理辦案思路、應對策略、證據要點和法律事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樣的經歷給了我很多的磨練,也教會了我很多很多。
當年在學校團委工作時,我就經常要幫領導寫材料,也正是得益于這樣的工作經驗,我在做律師后,寫律師函、起訴狀、代理詞之類的書面材料時,相對比較自如。
確實結果也很不錯,老板和客戶都很滿意。
這些成果,老板也看在眼里,隔一兩個月就給我加工資,不到一年時間,我的工資已經加到了1800一個月,那時我覺得好幸福、好有成就感。
03剛獨立執業就遇上金融危機,一起和客戶跟黑產討債公司談判,借一半收入幫客戶還債,客戶東山再起,業績翻了3倍
2007年11月份,我拿到執業證,4個月之后我就獨立了,躊躇滿志、意氣風發。
當時的想法很簡單:“我已經沒有任何可以輸的東西了”。
那個時候的東莞,民營經濟真的很發達,大家都在做外貿出貨。
晚上12點也好,凌晨1:00也罷,在東莞的街上,仍然是人山人海,因為你要出貨,加班是常態,沒有白天黑夜。
但這種盛景,沒多久,就沒了。
因為2008年來了,金融危機來了,當時金融危機下的東莞是看得見的慘,做外貿的企業成片成片地倒。
我們開車在街上跑的時候,經常會被堵,少的就二三十個人,多的就兩三百人,橫在馬路上不讓過。
為什么?
因為很多老板都已經跑路了,員工卻沒拿到工資,只能聚集在一起維權。
那個時候《勞動合同法》剛剛生效,很多公司是沒有和員工簽合同的,在金融危機的夾雜下,糾紛都爆發了。
本以為剛獨立就遇到這種經濟環境,我的律師之路會比較艱難,但是金融危機是危,也是機。
我接了幾個大的群體勞動爭議案件,一個人1000元代理費,幾十個人,就累計了幾萬元,這些構成了我獨立第一年50%的收入來源。
這是時代背景給到我的一些業務機會,屬于老天爺給的。我知道,如果不出去跑案源、跑客戶,尤其是企業B端機構客戶,我是沒辦法有穩定的業務收入,也沒辦法實現復購的。
于是,我就翻看我的通訊錄,搭公交一站一站坐,挨個跑客戶。那時的東莞,治安不好,公交車上很多小偷,有一次,我背的皮包在車上還被小偷劃破了,但好在我沒啥錢,沒讓小偷得逞。
在做律師助理的時候,我處理過一起員工自殺案,贏得了那家公司老板的信任,我就去拜訪了這位老板。
去了之后,我發現他們公司頻臨破產,因為欠了很多供應商的錢,被黑產討債公司追債。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我要服務這家企業,是要和黑產討債公司打交道的。
第一次陪客戶與追債的黑產討債公司談判,我也糾結了很久,不去的話這個客戶以后再也不會相信你了,去了,又有危險。
但思前想后,我還是去了,算是搭上身家性命去陪老板和黑產討債公司談判了。
和電影里演的情節差不多,和我們面對面談判的人,都是大花臂紋身露著,說話挺粗俗的,啪一聲把包甩到桌子上,還故意露出自己帶的砍刀、鋼管這些武器給你看。
說不緊張,那絕對是假話。
我們一一去跟供應商談,爭取更寬限的還債時間,把大額的債務拆分開來,確保每月都能還供應商錢。
也正是因為這些出生入死的經歷,讓我和這位老板之間建立了生死之交的信任。
我盡心盡力地服務這位客戶。但他的律師費,我在獨立執業后的第三年里,才收到第一筆。
那個時候,他太難了,我也沒去催,反倒借錢給他發工資,當時我年收入僅10萬左右,還借給了他5萬元,相當于我半年的收入。我當時還想,這個錢要是要不回來,我也認了。
為什么會這么做?
因為,在最困難的時候,這個老板都沒有跑路,而是在還債、在想著怎么東山再起,所以,我和妻子都很認可他這個人。
而且這個錢對我來說是養家糊口,但是對于他來說是救命的錢。
我不僅借錢給他,而且,在他東山再起的過程中,我也給了他很多外部商業顧問層面的分析和支持。
雖然我是律師,但是我對商業一直很感興趣,我在外,反而能夠幫他看得更加清楚。
那個時候他的公司將近200號人,他覺得利潤好的,工藝比較簡單的訂單就自己做,復雜的、低利潤訂單就外包給別人,但是最后的結果呢,他自己做簡單的訂單反倒虧欠,做外包訂單的別人卻掙錢。
我就幫他拆解,從訂單到研發到生產到出貨過程中,他的核心優勢在哪?他跟我說,“是研發,國外設計師給了概念、圖紙,我3天就能出樣品并報價,比同行能快上15天”。
我說既然你優勢在這里,你就把其他的環節砍掉,搬到小場地,專注做這個環節的事即可。
他采納我的建議后,人員減少了70%,月工資成本從40萬降至7萬,場地也縮小了,成本自然就低了。
此外,因為他比原來更加聚焦,只專注做這一項,也因此找到了更適合他的商業模式,他的營業額瞬間比原來增加了3倍,之前欠的債,用了2年就還清了。
那些起訴他的、各種追債的供應商看他靠譜,又回來跟他做生意了。
04執業第8年起,聚焦公司法、股權稅務,每年創收穩定突破100萬,最高峰到400萬
最初做律師的時候,我背著包、坐公交去跑客戶,雖然沒什么錢,也沒有什么人脈資源積累,但是靠著兩條腿,一家一家的去拜訪之前做助理的時候接觸的企業行政主管或者經理。
和他們聊天,告訴他們:“我現在獨立做律師了,能提供哪些哪些服務了”。
這些人很多后來自己創業,成為了我的客戶。
我去跑客戶的過程中, 不會一上來就講法律條款。
就比如去拜訪客戶,他當時正在忙著處理訂單,沒有時間停下來和我聊,我就跟著他后面,邊看他工作,了解他的企業現狀、業務模式、業務流程,邊和他聊基于企業現狀的法律服務需求。
比如我看到他生產車間里的工人很多,但墻上卻沒有一些安全生產、企業用工管理的規章制度。
我就會基于這個觀察,提出具體的一些法律建議。
他覺得有道理,從最開始的沒空和我聊,變成想和我深入地聊,后來,就成了我的長期客戶。
但我發現,自己的創收出現了瓶頸,一直沒有突破100萬。
剛好就是獨立執業的第7年,我做律師的7年之癢來了,當時我也正在做一個很復雜的案子。
那個案子是一個兄弟之間10年的股權投資糾紛,歷經了一審二審、發回重審又一審二審,我很糾結,我自己都失眠了,心想這親兄弟怎么會這樣?
我發現,做訴訟,我很容易把自己帶入進去,做不到別人那樣,輸贏都是當事人的事兒,自己把律師費掙走就行了。
這個官司過后,我不想自己只是在后端解決股權官司的問題,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客戶會在糾紛還未爆發的時候,找律師來咨詢股權架構設計相關的問題。
聯系到時代大背景,也是因為14、15年,東莞的經濟發生了一次轉型,企業的法律需求也在發生變化。
那個時候智能手機開始風靡全球,全球5大品牌的智能手機,有3個品牌的總部是在東莞,華為、OPPO和VIVO,他們所帶來的產業鏈給東莞帶來了爆發性的增長。
在之前,東莞是外向型的經濟,“三來一補”,兩頭都在外面,只是在東莞加工而已,但這個轉型之后,大量的公司在東莞設立,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市場,所以我就開始拼命去研究《公司法》,研究股權。
我沒有閉門造車,而是不斷地去外面聽課學習。在一次人大律師學院參加培訓時,一位教授說,“《公司法》是個金礦,普通的離婚訴訟、債務糾紛涉及到的財產價值有限,但是一旦涉及到股權,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也讓我意識到了公司法業務的發展潛力,堅定了做公司法的決心。
直到現在,我也會每年花20多萬去外面學習培訓。
2016年開始,也就是我獨立執業的第8年,我開始逐漸減少C端客戶,轉向B端企業客戶,聚焦更具長期價值的公司法,股權領域,成功實現了每年創收突破100萬,最高峰時達到了400萬。
在這個過程中,我注意到,做股權只從法律這個層面去規避風險,是不夠的。老板普遍對稅務敏感,用稅務知識加股權業務是很好的組合。
股權交易的各個環節,無論是轉讓、增資擴股、合并、分立還是成立公司、注銷公司,都涉及稅務問題。
因此,2019年開始,我全國各地跑,參加針對財務會計人員的稅務培訓,將法律與稅務相結合,更新自己的專業能力,為客戶提供更全面的方案。
有一次,我只用了2句話的時間,就把老板給打動了,即便當時老板身邊已經有顧問律師了,但是他還是立馬請我做了律師。
因為,我在老板面前與財務總監討論稅務問題,直切他的痛點,不僅讓財務總監認可了我的專業能力,也讓老板對我這位律師刮目相看。
這打破了他對律師“只會打官司”的固有認知,刷新了他對律師行業的專業認知。
他說他之前見過的幾乎所有律師,都是在場面上應酬認識的,現在自己身邊請的這位律師是自己老鄉,給他提供的更多是可以說家鄉話的情緒價值,但是就專業一點的股權問題、涉稅問題,真的不太懂。
我既沒有和他喝過酒,也沒有因為和他是老鄉而獲得一些信賴,但僅僅是幾分鐘的照面,他就認可了我的專業。
現在,我絕大部分客戶的需求都與稅相關,如果不懂稅的話,我根本談不下這些客戶。
05以律師費換股權,投資20多家企業,不僅幫我賺了8位數,而且還幫我深入商業一線,練就法商思維
除了為老板解決公司各類問題外,我也會投資本地老板的公司,一些是我真金白銀投的,一些是因為企業尚處于發展階段,沒錢支付律師費,我就會用“以律師費換股權”的方式和他們合作。
這些年,我累計投資了20多家企業,拿下了8位數的投資收益。
這樣的合作方式,是雙向的,既能讓客戶獲得我深入的法律顧問服務,又能幫我建立對客戶行業商業模式細致入微的實操了解。
如果我只是普通律師,我可能只了解這家公司表面合規問題,但如果我成了一家公司的股東,它的運營模式、盈利模式、組織架構......企業商業運作的每個節點,我都會去關注。
那么我下次面對同樣的客戶,他咨詢我法律問題,我就可以立馬擊中要害。這讓我不再只從法律角度看問題,而是能真正明白客戶糾紛的根源。
比如在設計股權架構時,不只是要符合法律規定,還要考慮稅務怎么規劃、公司控制權怎么分配,以及股權架構如何跟公司商業模式相匹配。
直到現在,我身邊很多律師,他們對我當時的做法,仍然是不贊同的,他們就認為我做律師收到錢就好了,公司好不好和我關系并不大。
但是我堅信:作為一個公司法律師,不懂商業邏輯,沒有深入行業,就無法理解客戶真正的需求,是做不好的。
為了提升老板的法律意識,幫助老板做好自己的生意穩穩賺到錢,我和律海芒芒聯合發起,每天在朋友圈進行普法。
從24年11月開始,我也做起了視頻號,聚焦給東莞制造業的企業老板,講日常經營中的法律風險。
這么做,既能展現自己的專業能力,又讓老板每天都能刷到,覺得律師對自己做生意有用,有問題要及時戳律師頭像問,就打開了咨詢的口子。
我們和客戶之間的鏈接就可以越做越深,能給客戶帶來的價值護城河也會越積越深。
現在,我大概30%左右的業務創收,來自短視頻+私域IP這兩塊組合拳下的純線上打法。
基于此,作為LegalMVP譜法先鋒《公司法》專家組的一員,我們專門為老板們做了一本漫畫版新《公司法》普法書,用漫畫+大白話的方式,把新《公司法》對老板的利好和風險都講明白,讓老板一看就懂!
其次,依托LegalMVP律海芒芒平臺的專家技術力量,我們聯合研發了一套智能法律體檢系統,對企業日常高發法律做檢測,幫老板提前防范風險,實現“花小錢治大病”的效果。
如果只是做一名普通傳統律師,這些創新的法律服務產品和普法內容,我不必折騰做出來,但是,我并不想做一名普通的傳統律師。
我想給客戶提供更多的價值,解決更直擊企業核心痛點的問題。
06結語
一晃做律師都有19年了。
回想20多年前,我放下體制內的鐵飯碗,靠借錢讀上了研究生、靠賣房度過了做律師的第一年,這是我破釜沉舟的決心,也得益于家人在身邊一直以來的支持。
我感謝自己,也感謝一直守候在身邊的家人。
成長需要見證,堅持定會綻放。
律海芒芒遇見你,很開心。
添加賴芳芳律師微信
2025年5月24日,LegalMVP法商先鋒·第一屆律師私域IP實戰論壇暨《創業者身邊的公司法》新書發布會現場,賴芳芳律師將做主題分享《短視頻講課 x 私域IP,年創收每年穩過7位數,30%來自線上》,歡迎預約直播:
不過,本場直播僅直播部分環節,如果您想要線下和嘉賓面對面交流,可以文末掃碼聯系活動負責人芒芒,申請僅有20個的免費參會名額。
如果你:
創收卡在了一個瓶頸就是上不去,反而有倒退的趨勢
也不想靠傳統酒局社交搞案源
也不想投流投廣告被平臺收割
也想通過私域IP做專家人設,收獲線上案源
也覺得做律師應該發好朋友圈,而不是覺得發朋友圈low
也看好新《公司法》帶來的案源新機會
文末掃碼聯系芒芒,告訴芒芒你現在的創收卡點情況和參會的理由,芒芒會篩選20位律師,來參加這次活動。
非請勿來,因為現場場地座位有限,我們會有簽到機制噠~
掃碼聯系芒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