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輪事業單位改革,越來越多的事業單位,從管理模式和人員考核辦法,都在向企業靠攏。
縮減編制、待遇下調、績效優化,讓事業單位人員和公務員的差距逐漸拉開。
不少編制內人員,把重心從晉升轉移到了考公。那除了考公之外,哪些事業單位人員有望成為公務員呢?
一、副科級以上的鄉鎮事業編
副科級以上只要滿足管理八級實職,就符合參加公務員調任的條件。
但如果是縣以下事業單位職級并行之后,晉升的管理八級,雖然也享受副科級別的待遇,但這類人群沒有調任公務員的資格。
像我們熟悉的執法隊隊長、鄉鎮服務中心主任、社區管委會主任等基層管理崗位,都是科級的事業編領導。這類人群都具備調任公務員的資格。
調任公務員,可以是提拔調動,也可以是同級調動。但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同級調動難度就非常大。
因為能在事業單位中,達到管理八級的實職人員。基本上都是單位的一把手,對他們來說,通過調任進入公務員編制,不僅要符合年齡限制,而且在八級崗位上,還要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經驗。
二、副高以上職稱的編制技術人員
副高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同樣有公務員調任的資格。副高職稱要滿足在技術崗位任職滿2年,或者已經擔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
雖然可以滿足調任條件,但很多副高級以上職稱的編制內人員,都不太愿意轉為公務員。
這是為什么呢?很多局外人可能都不太了解,主要是待遇差太多。
能晉升到副高職稱的,在事業單位,尤其是基層事業單位屈指可數,能滿足調任條件的就更少了。
一旦調任,雖然編制發生了變化。從事業編成為了公務員,但即使待遇下滑的非常厲害。副高級職稱的編制員工,收入絕對是要高于同級的普通公務員的。
再說了,寧當雞頭不當鳳尾。
副高級職稱在本單位,也算天花板級別的領導了。可一旦到了機關單位,科級領導也不算什么,這個心理上的落差,估計一般人也不能接受。
三、通過“五類人員選拔考試”的事業編
五類人員選拔考試,主要是針對基層工作群體的編制人員、選調生、第一書記等人員設立的,通過考核后可以直接晉升副鎮長。
有年齡限制,一般不超過45歲。有工作經驗限制,要有2年以上的鄉鎮工作經歷。有學歷限制,一般為大專及本科以上。
還要具備干部身份,一些退伍軍人通過安置方式晉升的,有可能不符合條件。年度考核成績,也是重要的篩選標準。
對于這幾類人群, 事業編轉型公務員是質的飛躍。因為副鎮長是基層公務員中的實職崗位,只要個人能力足夠,很容易作出成績繼續晉升。
再加上鄉鎮眾多,很容易產生崗位缺口,實際晉升速度也要高一些。
除了這三種,大家還了解哪些編制內能晉升公務員的方法,歡迎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