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做乘用車換電已是眾所周知——推出了兩種標準電池包;和10多個車企結成換電合作;甚至有收購蔚來換電股權的傳聞。
其實,在商用車換電領域,寧德時代也是重要的玩家,而且可能是唯一的大玩家。
5月18日,寧德時代旗下換電業務公司時代騏驥在山西大同舉辦了新一代重卡換電生態發布活動,展示了打造重卡換電生態的雄心:
到2030年之前,建設一張“八橫十縱”,全長15萬公里的全國換電綠網,組成16大城市群換電網絡。
根據寧德時代換電業務總經理、時代騏驥CEO楊峻介紹,這一換電網絡覆蓋80%的重卡運輸干線網絡。
此前,重卡換電早有玩家,但是都沒有形成氣候。寧德時代也曾經作為電池供應商參與其中。但這次,寧德時代成為這一模式的主導者,并且下重注賭重卡換電。
為什么?
最重要的經濟賬算得過來了——
騏驥底盤換電的重卡,已經實現了“電比油低”(比柴油重卡)、“電氣同價”(比天然氣重卡),即將實現“電比氣低”。
另外,還有做大蛋糕的機會——
“我們預測未來三年重卡新能源滲透率將突破50%。”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表示。
從現在的約10%到50%,增量還很大,寧德時代希望以一系列產品、服務和合作模式,打造一個重卡換電生態,推動或者加速實現重卡電動化。
當然,居于換電生態位主導地位的寧德時代,也能獲得最大收益。
01
75#電池
2024年底,寧德時代推出了適配乘用車的兩個電池包——20#電池、25#電池。
這次,寧德時代又推出了換電重卡的標準電池包——75#電池。
和此前兩個標號電池一樣,“75”指的是體積——0.75立方米。而且75#電池也是底盤換電方案。
寧德時代騏驥換電電池包在重卡的大梁下方
但和20#、25#不同,75#電池依舊可以組合。單塊75#電池,目前的電量約171度,年底到明年,預計電量升到200度。不同尺寸的重卡,可以選擇2塊、3塊組合。
楊峻介紹,不同于油改電的方案,75#電池是寧德時代基于中重型卡車正向開發的電池包,擁有諸多優勢。
首先,75#電池包使用壽命提升了1.5倍,突破12年6000次。
其次,與業界常見的駕駛室后“背包”方案相比,這一方案電池置于貨車底部,可以讓整車重心降低,可以兼容駕駛室后移技術,保障駕駛員安全,還可以省出5~7%載貨空間。
電池包不是放置在駕駛艙后方,就不會威脅駕駛艙安全,也能增加裝
此外,標準電池包可以讓車企降低研發成本、生產成本。
結合車電分離模式、共享化、梯級利用等模式,重卡用戶還能輕資產運營,電池價值也能得到充分挖掘。
有了標準電池包,還得有換電站。
楊峻介紹了騏驥換電站的特點和建設規劃。
騏驥換電站具備幾個特點,第一是超級兼容:騏驥換電站可以兼容市面上95%以上的主流車型。通過軸距無極調節和姿態自適應技術,不同品牌、不同車型都可以一站通換。
騏驥換電站標準站的服務能力
第二是超級速度:在騏驥換電站,司機無需下車,5分鐘內全自動完成所有換電流程。同時,換電站的寬溫性設計無懼嚴寒酷暑,換電效率始終如一。標準換電站配備24塊電池,可支持日售電7萬度。
在騏驥標準換電站之外,寧德時代還設計了“超級樞紐站”,可根據場景需求和場地資源進行容量定制。以同時為10輛車換電為例,單站日換電次數可2000次,單站日換電量超過70萬度電。
換電車型的補能效率和體驗,與換電場站的密度高度相關。
為此,寧德時代表示,將堅定投入資源建設換電干線組網。
楊峻介紹,2025年目標是在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13個核心區域建成300座換電站,貫通滄榆線、京滬線(G2)、滬廣線、滬蓉線等11條干線。
到2030年之前,將建設一張“八橫十縱”的全國換電綠網,組成16大城市群換電網,這全長15萬公里的高速及國省道干線,將覆蓋80%的干線運力。
八橫十縱換電綠網規劃
在活動當天,寧德時代首條底盤換電高速干線——滄榆干線也舉行了通車儀式。
02
換電生態的“關鍵物種”
寧德時代很早就是重卡換電生態的參與者。
但此前,寧德時代往往作為電池供應商出現,響應車廠、運力方、換電運營方、產權方等多方的需求。
不過,重卡換電長期沒有獲得快速增長。即便是整個重卡電動化,和乘用車同時起步,目前市占率僅10%,和乘用車的50%不能相提并論。
在這過程中,寧德時代卻參與越來越深,成為重卡換電生態的
“關鍵物種”或者“優勢物種”。
除了租售電池包,建設運營換電站提供換電服務,寧德時代還和其他生態玩家一起扮演了其他角色。
首先是標準制定者。
4月3日,寧德時代聯合交通部公路院,希望在換電標準體系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推動行業標準的出臺。
地方標準進度更快。近期,山西省市場監管局發布《純電動底盤式換電載貨汽車換電站建設指南》,成為全國首個聚焦底盤式換電站建設的省級標準。該標準就是由寧德時代和山西省交通開發投資集團等聯合制定,將于2025年7月10日正式實施。
當然這不意味著寧德時代獨占標準制定權。從乘用車換電標準來看,多家參與之下,所謂的標準采納了很多家的方案,并不排他。
楊峻也表示,標準化固然好,但需要經過市場的驗證,車企、用戶經過驗證接受了才行。
其次是重卡換電應用的場景探索者。
這一方面,寧德時代聯合了各場景方。
比如中石化。寧德時代3月底與中石化達成戰略合作,計劃2025年內把500座加油站共同升級為綜合能源站,未來目標是10000座。
又比如高速公路、交通投資建設公司。寧德時代與交通部公路院正在共同研究,形成全國重點線路換電設施布局方案,也已經與24家高速集團和交投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動高速公路服務區、國省干線公路沿線能源補給服務。
第三是換電重卡車企的合作開發、銷售。
已有10多家車企和寧德時代合作開發了換電重卡
寧德時代75#電池包,已經得到解放、陜汽、重汽、東風、福田、deep way等十余家伙伴認可,推出30多款底盤換電車型,涵蓋了6*4、4*2的牽引車及載貨車。
就在5月18日,這些品牌中有8個品牌的底盤換電車型向19家客戶共交付1478輛車。同時,各方已簽署了6900輛車的訂單。這些客戶,很多都是寧德時代找來的,但電池租賃和換電運營生意則是寧德時代的,賣車生意屬于車廠。
第四,寧德時代還牽手保險公司,提供電池保險。
寧德時代聯合了人保、平安等保險領軍企業,為底盤換電客戶提供車險服務,每車每年低至25000元。同時,特別推出了單獨的75#電池保險,每年每千瓦時9元。而且今年入網的客戶,電池保險首年寧德時代將全額贈送。
第五,寧德時代聯手金融公司,提供重卡車身的金融方案:融資利率最低可至3.5%,融資期限4~8年,首付最低可至5%。
可以說,為了讓換電重卡的模式閉環,寧德時代四處“攢局”,自己背了電池資產,自投首批換電場站建設,也撬動了金融杠桿來解決購車難題。
為什么寧德時代要在這個生態中,扮演這么重的角色?
楊峻表示,這一次時代騏驥深入介入換電生態,“是因為我們對這個技術方向更確認,我們信心更足,也覺得這是未來的方向。”
03
為什么算得過賬了
對于技術方向的確認,還是來自于換電重卡的經濟性改善。
根據楊峻提供的測算,換電重卡今天已經比天然氣重卡略有優勢,實現了“電氣同價”。
“按照一輛重卡全年跑10萬公里來計算,采用騏驥底盤換電的重卡,單公里比油車節省0.62元,一年就多掙6萬。即使跟LNG比,單公里節省0.2元,一年就多掙2萬,而且電價穩定,不會受到氣價波動的困擾。而且戰爭總會結束,電價優勢會更明顯。”
在活動場外展出的換電重卡車型
這樣的相對優勢是如何實現的?
楊峻主要列出了三個降本方式:
延長電池壽命降低電池使用成本;通過換電站的降本增效和服務能力的提升,降低換電服務費;與主機廠、電驅橋企業聯合攻關,降低電耗。
從換電重卡的發展歷程來看,近幾年降本的最大貢獻,來自于電池成本的降低。
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例,2022年中電芯價格漲到峰值0.8元/wh,2023年底就跌去約一半,2024年又繼續跌至0.3元/wh左右。
此外,電池的壽命變長也做出了貢獻。
楊峻表示,以前一塊電池只能服務一輛車。但是,如今裝載在換電重卡上的電池,至少能服務兩代車。
他透露現在的重卡換電電池能做到12年6000次循環,而以前基本上只有5年。“我們明年上15年壽命的電池了。”
基于此,楊峻認為,即便碳酸鋰價格波動,磷酸鐵鋰電池成本依舊能夠滿足換電重卡全生命周期運營的需求。“我相信金融機構看到更多的數據,他們也會樂于把電池資產到當做一個優質資產來持有。”
楊峻說,跨過“電氣同價”的里程碑之后,接下來還將與車企伙伴進一步降低車重、風阻,不斷優化能耗效率。
“如果能耗從今天的平均1.4度/公里下降到1.2度/公里,我們能實現電比油每年省8.5萬,比LNG節省4萬,真正實現‘電比氣省’。并且,隨著網絡的日益完善和規模的擴大,“電比氣省”將變成主流,讓重卡用戶用得多,省得更多、賺得更多。”
重卡此前一般采用柴油作為能源運輸,有成本高、排放大、路權受限的痼疾。如果通過標準電池包+換電實現能源替代,不僅將降低成本,也將實現低碳和零碳,將給重卡運輸帶來革命。
“它的意義不亞于集裝箱對全球物流的革新。”楊峻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