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輔助駕駛蓬勃發展的當下,行業既需要創新的活力,也需要回歸本質的定力。
用戶對「安全抵達」與「舒適體驗」的期待始終如一,這促使行業不斷思考:輔助駕駛的差異化創新是否應聚焦于表層功能,還是應回歸本質需求,以標準化能力推動普惠價值?
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博士提出,輔助駕駛如同智能手機的「基帶」——其核心價值應回歸功能價值而非情緒價值。
這一觀點并非否定技術創新的多樣性,而是強調在底層功能價值上建立行業共識,通過規模化與標準化降低技術普惠成本,從而讓輔助駕駛更快觸達更廣泛的用戶群體。
輔助駕駛的終局:回歸基帶邏輯
手機行業的演進史為汽車智能化提供了絕佳啟示。基帶芯片作為手機通信能力的核心,始終以「穩定傳輸」為第一性原理,無論用戶是商務精英還是學生群體,其對通話質量的需求本質趨同。
輔助駕駛同樣遵循這一邏輯——從A點到B點的安全、舒適、高效,是人類對出行最基礎且不可妥協的需求。正如余凱博士所言:「輔助駕駛無法像音樂或香氛一樣,為不同用戶提供差異化體驗,它的終極使命是成為像基帶一樣可靠的基礎設施。」
這一認知正在重塑行業對「智駕平權」的理解。地平線認為,真正的平權應聚焦于功能價值的標準化收斂:通過統一的安全標準、普適的舒適性定義、可復制的效率優化,讓輔助駕駛能力像手機通話功能一樣,成為所有車型的「默認配置」。
這種系統性收斂并非技術保守,而是對用戶真實需求的深度回應。
行業破局關鍵:構建功能價值的「鐵三角」
功能價值的實現絕非單點技術的突破,而是需要構建「軟硬協同、生態分工、用戶信任」的鐵三角體系。
在地平線的戰略框架中,這三者的關系如同穩定運轉的飛輪,共同推動輔助駕駛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軟硬協同是技術落地的根基。面對極端場景與日常場景的雙重挑戰,地平線通過「芯片-算法-工具鏈」緊密閉環,打造出軟硬一體化方案,兼顧性能提升、研發效率和量產速度,為車企打通一條走向輔助駕駛既高效又經濟的理想路徑。這不僅是軟硬件的能力疊加,更是兩者相互賦能的生態進化。
生態分工是規模化的核心前提。當產業鏈各環節聚焦專業能力時,邊際成本將呈指數級下降。地平線通過構建開放生態體系,協同博世、大陸、電裝、輕舟智航、鑒智機器人、易航智能等多家優秀軟硬件伙伴形成能力互補:基于地平線征程系列計算平臺,賦能車企在智能化競爭中實現快速迭代、成本可控、體驗領先的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從而滿足車企大規模的量產需求。
用戶信任是商業成功的終極考驗。輔助駕駛的普及面臨一個現實悖論:技術越先進,用戶越難以感知其價值。地平線提出的「信任公式」——用戶智駕信任度=(安心度×專業度×親密度)/夸大度,直指這一痛點。安心度不僅關乎物理安全,更要保障用戶的心理安全感,專業度體現在決策的精準性與可解釋性,帶來舒適高效的通行體驗,親密度則通過自然的人機交互(如擬人化跟車策略)建立情感連接,而「夸大度」的降低要求企業克制營銷噱頭,回歸功能本質。這種以信任為紐帶的價值傳遞,正在重塑用戶與技術的關系。
在技術浪潮中 做「反共識的篤定者」
輔助駕駛革命是對出行本質的回歸。正如通信行業先完成4G網絡覆蓋才孕育移動互聯網生態,汽車產業也需經歷從「功能平權」到「體驗升維」的漸進式變革。
當輔助駕駛的功能價值完成標準化建設,汽車產業的創新重心將向體驗層遷移——智能座艙的差異化競爭正式開啟,汽車開始從駕駛工具進化為「第三生活空間」。
地平線堅信,以功能價值為錨點,以生態共贏為路徑,以用戶體驗升維為目標,建立起功能價值的「基礎坐標系」,真正的用戶體驗創新才能獲得堅實支撐。
這種戰略的背后,是對產業規律的深刻敬畏:所有偉大的技術變革,都需要經歷從功能標準化到體驗差異化的螺旋上升——這看似樸素的商業邏輯,正是穿越技術周期迷霧的指南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