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則石渠縣發現“大熊貓”的消息
引發了網友關注與熱議
記者了解到此“大熊貓”非我們的國寶
它是一塊珍稀的熊貓石
日前這方珍稀熊貓石就和擁有者
參加了國博奇石展
5月13日,石韻天成?2025年中國觀賞石藝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拉開帷幕。此次展覽由中國觀賞石協會與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聯合主辦,展出了從全國各地精挑細選而出的160余方精美觀賞石,這些珍貴的石頭被劃分到 “形生雅韻”“趣覽萬物”“意會春秋”“境觀江山” 四個單元中進行展示,將賞石 “形、質、色、紋、韻” 鑒賞五要素完美融合,全方位呈現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賞石藝術的獨特魅力。
展覽現場,諸多珍貴觀賞石令人目不暇接,如巨型錳礦標本 “中國皇后”、三疊紀海生脊椎動物化石 “盤縣混魚龍”,還有用天然寶石打造的《千里江山圖》(局部),它們以各自獨特的方式訴說著自然與歷史的故事。而其中,一方來自四川省甘孜州石渠縣鄧柯地區的熊貓石尤為吸睛。
這方熊貓石宛如一件天然的藝術杰作,其呈長方體結構,長46厘米、高36厘米、厚28厘米,重達44公斤。石質為暗紅砂巖,歷經億萬年的地質運動與江水沖刷,形成了細膩致密的質地。最令人驚嘆的是,其表面紋理自然暈染,勾勒出一只栩栩如生的大熊貓形象,圓潤的體態、憨態可掬的神情,與全球唯一的 “七仔” 巧克力大熊貓仿佛存在著某種奇妙的呼應。從地質學角度看,紋理的形成經歷了沉積、變質、侵蝕等復雜過程,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從藝術審美角度而言,它在構圖、比例、神態等方面都契合東方美學 “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的審美標準。
這方珍稀熊貓石的擁有者是奇石收藏家扎勇。他在橫斷山脈的褶皺間、金沙江畔的一次溯江尋石之旅中,與這方奇石不期而遇。扎勇長期以來熱衷于奇石收藏,憑借對奇石的熱愛與敏銳的洞察力,在眾多石頭中發現了這方極具藝術價值與文化意蘊的熊貓石,并將其珍藏。如今,這方熊貓石走出私人收藏領域,亮相國博,向更多人展示著它的獨特魅力,成為了連接傳統賞石文化與現代藝術審美的重要橋梁,其特優級收藏品的學術定位,也進一步印證了天然畫面石藝術價值的非凡。
此次國博奇石展將持續至6月4日,觀者不僅能在這場視覺盛宴中領略到各類觀賞石的自然之美與人文之韻,更能近距離欣賞到這方難得一見的熊貓石,感受自然與人文交融的永恒魅力,領略賞石藝術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與獨特藝術價值。
來源/ 央視網
編輯/ 劉睿娟
校對/ 毛莉泓
責編/ 楊雪
審核/ 白馬
監制/ 譚榮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