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及“文化自然遺產日”的濃厚氛圍中,一場匯聚歷史與藝術精華的盛會于5月18日上午在雄縣張崗鄉德韻博物館拉開帷幕。
此次“宋遼古瓷 臻品集萃——宋遼古瓷匯展”由雄縣縣委宣傳部和張崗鄉人民政府主辦、雄縣德韻博物館承辦,雄縣宣傳部、張崗鄉負責人及京津冀百余位文博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本次大展堪稱一場視覺盛宴,精心薈萃了上百件宋遼時期的珍貴古瓷器。在德韻博物館匯展大廳璀璨燈光的映照下,色型各異的宋遼古瓷器熠熠生輝,仿佛穿越千年時光,將往昔的輝煌展現在世人眼前。這些古瓷凝聚著中華文明鼎盛時期杰出工匠的精湛工藝,以其溢彩流光的博雅古韻,令廣大觀眾目不暇接、流連忘返,生動展現出雄安新區穿越千年的卓越國風。
德韻博物館不僅為觀眾呈現了珍貴的古瓷展覽,還專門設立了雄安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黑陶工藝制作現場。來自張崗鄉南莊子和開口小學的師生們興致勃勃地親手體驗這一古老工藝的制作,在動手實踐中觸摸歷史文脈,感受傳統技藝的深厚魅力。
活動現場,袁存建、李子剛、李陳良、李志林等藝術界傳奇人物親臨現場,向青少年們分享了各自的藝術感悟與人生經歷,為這場文化盛宴增添了別樣的光彩。
紅墻藝術家袁存建
袁存建,這位紅墻藝術家,曾擔任朱德總司令的文書、紅管家,還是著名畫家齊白石的師弟、書法家張伯英的學生、陳師曾的徒弟,其藝術履歷豐富且輝煌。
抗美援朝藝術家李子剛
李子剛是集抗美援朝老戰士、國家一級美術家、德藝雙馨藝術家于一身的傳奇人物,他以深邃的藝術造詣和濃厚的家國情懷,在詩書畫領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他的藝術生涯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詩,既是對個人奮斗歷程的書寫,也是對家國情懷的深情頌揚。
百歲藝術名家李陳良
李陳良生于1928年,現年98歲,筆名辰良,字伯良,是李苦禪大師的弟子。李苦禪大師看到他畫的花鳥畫時,眼前一亮,稱贊其“筆墨酣暢,栩栩如生”,足見其藝術天賦。
國寶級藝術家李志林
李志林作為國寶級藝術家,是藝術大師愛新覺羅·溥儒的弟子,他以深厚的藝術造詣和獨特的畫風,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
無論是參觀欣賞古瓷,還是參與傳統工藝制作,觀眾們無不贊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與吸引力。透過這些宋遼古瓷文物,大家仿佛欣賞到一幅鮮活的歷史畫卷,油然而生堂堂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
德韻博物館館長何德強在現場講解時表示,雄安新區文化工作者要積極踐行“兩個結合”,千方百計讓文物煥發出新時代光彩,不斷豐富雄安新區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持續推出各種形式的文博活動。這是歷史賦予博物館的責任與使命。德韻博物館將以創新的姿態,讓歷史文物講好中國故事,激勵廣大雄安建設者奮發進取,使中華文脈在傳承中煥發出璀璨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