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認為多達80%的80歲以上男性將患有前列腺癌
在全球男性惡性腫瘤中,前列腺癌發病率位居第二,死亡率排名第五。在歐美男性中,前列腺癌發病率居首,死亡率位列第三。不過全球各區域發病率差別較大,我國以前是傳統前列腺癌低發病率的國家,近10年發病率顯著增長,在男性癌癥中的發病率已從2010年前的第13位躍居至2022年的第6位,所以中老年男性朋友必須引起重視。
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
回顧過去罹患前列腺癌的名人,我們會發現有人患病后30天去世,有人卻活到90歲,比如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他確診后存活至 95歲,而且非直接死于前列腺癌,再有比如我國評書大師單田芳,罹患前列腺癌后8年去世,這其實是因為前列腺癌生存期差異大:“從確診到死亡的時間從1個月到12年不等,與發現早晚、治療方式和個人體質相關”。
部分罹患前列腺癌但長壽的名人
因此也有很多名人在患病后生存期很短,最短的只有30天,比如美國歌手和演員羅伯特·古萊特,確診約1個月就去世了,他于2007年9月確診轉移性前列腺癌(已擴散至肺部),同年10月因特發性肺纖維化急性加重去世,唐·阿米契、比爾·布里斯托也是在前列腺癌轉移后較快就去世了。
罹患前列腺癌后生存期較短的名人
總結來看,生存期較短的患者有一些相似的特征:
- 晚期確診:均出現遠處轉移(肺、骨等);
- 高齡影響:80歲以上患者(如唐·阿米契)更易快速惡化。
- 非直接死因常見:許多患者最終死于并發癥或其他疾病(如曼德拉、單田芳)
作為普通的我們應該如何防患未然呢?我國抗癌協會的專家共識認為:對身體狀況良好,且預期壽命>10年的男性應開展基于PSA檢測的前列腺癌篩查,篩查頻率為每2年進行1次血清PSA檢測。這項檢查抽血即可,且價格便宜,一般單獨做PSA這項指標花費在50元~100多元,如果混在其他腫瘤指標里面一起檢查的話,比如說做腫瘤12項可能要花七八百甚至上千元。
根據《前列腺癌篩查中國專家共識(2021年版)》,基于中國人群的研究表明,50~59、60~69和70~79歲的前列腺癌發病率分別是11.6%、16.4%和23.1%。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及美國泌尿學會(AUA)指南均推薦對55~70歲男性進行篩查。國外研究表明,PSA篩查可以降低50~54歲男性的轉移性前列腺癌發生的風險和前列腺特異性死亡率。趕緊行動起來吧,可能你家門口的社區衛生站就可以進行血清PSA檢測了。
美國前總統拜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