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今中國書壇“草書四人組”的重要成員之一,王厚祥先生承擔起了振興當今時代狂草書的重任,作為曾經的“沈門七子”之一,王厚祥先生繼承沈鵬先生遺志,以抒發個性為目標,傳承和發展傳統書法藝術。
當今社會對書法的審美呈現出巨大的差異,民眾始終堅持實用型傳統書法審美,而書家則更崇尚顛覆傳統的創新突破。
作為當今書壇草書領域的積極探索者,王厚祥先生和其他草書家一樣飽受“丑書”詬病,而他最受爭議的話題還在于他立志要超越于右任和林散之這兩位近現代草書大家。
這一爭議的始末緣由不必復述,今人書法能否超越古人也不必在此論證,只是王厚祥先生認為今人要有超越古人的雄心壯志的觀點,倒是值得當今社會普遍缺乏自信的人們警醒。
這不是一種狂妄自大,而是對追逐理想的信心和鞭策,充分體現了王厚祥先生對書法藝術的熱愛。
如果大家都畏懼超越古人,甘于落后,甘于躺平,那么書法還能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發揚光大嗎?
從王厚祥先生的作品中,也能明顯看出他對傳統書法的捍衛,以及對時代書風的理解,賦予傳統書法鮮明的時代特征,正是王厚祥先生超越古人的途徑,推動書法與時俱進本身就是一種超越。
從王厚祥先生的草書中可以明顯看出懷素的味道,這得益于王厚祥先生對晉唐筆法的深刻理解和掌握,體現了王厚祥先生深厚的傳統書法功力。
王厚祥先生的草書作品沒有太多刻意的修飾,沒有當今書壇常見的夸張造型和墨法,更多的體現出自然率真,用流暢、潤澤的筆觸,營造出一種清秀、灑脫的意象。
王厚祥先生這種簡中求真的草書風格,更體現出他對傳統書法審美的深刻理解,書法不是炫技,于樸實中綻放光芒才是最高境界。
傅山認為書法要“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這一理論深受后人尊崇,王厚祥先生草書似乎就是對此理論的踐行。
從王厚祥先生的草書中可以明顯體會到他的繼承多于創新,這種略顯保守的理念在當今書壇已屬另類,然而不急于求變,耐心求藝,踏實做藝也許就是王厚祥先生學書的準則,也是成就他當今書法地位的根本。
不過王厚祥先生并沒有只繼承不發展,從他的草書作品中也能看到他汲取了王鐸書法的營養,與懷素的風格相融合,形成了婉轉流暢的面貌。
在草書四人組中,王厚祥先生顯然代表了深度繼承,這也是當今書壇尚存但是卻較少的一類理念,王厚祥先生當屬其中的佼佼者。
看王厚祥先生的草書,能夠讓人心情平靜下來,忘卻煩惱,收斂浮躁,從他那緊實、干凈的線條當中體會韻律的起伏和心靈的蕩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