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似錦,綠樹成蔭。長春南關區用積攢了一春天的情誼,伴著五月初夏的風,只想說給你聽。
為推動民族文化傳承發展,加大東北地區省內外協同聯動,充分利用冰雪、自然風光、民族風情等特色資源形成融合發展的格局,持續推介“四季君來”文旅品牌,長春市南關區在“5?19中國旅游日”來臨前夕,舉辦了“夏至君來 詩光南關”城市文旅推介暨民俗風情展示展演活動,又一場文化盛宴閃亮登場。
五月的暖風,吹來了初夏的熱情,也帶來了文化的芬芳。18日下午,人們齊聚于長春世界雕塑園,共赴“兩地一校”的跨越地域、匯聚多元民俗文化的精彩盛宴。
文化交流是雙向奔赴,旅游則是其中的紐帶。在文旅融合成為時代強音的當下,合作共贏是發展必由之路。此次活動由長春市南關區人民政府、遼寧省興城市人民政府、長春光華學院主辦,同時得到了吉林省民俗學會、長春市旅游協會等單位大力支持。
活動秉持“聯動兩地資源、展示民俗風情、推動文旅合作”的理念,借助民俗風情演出、民俗體驗、非遺體驗、城市文旅推介、傳統體育文化展示等多元活動形式,搭建起跨區域文旅深度融合和深層次交流的橋梁。以文化“軟聯通”促進區域“硬發展”,讓不同地理經緯交織出多元民俗文化圖譜,依托長春光華學院在民俗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展現歷史傳承與時代發展的魅力,為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注入新動能。
活動伊始,來自長春光華學院帶來的滿族傳統大型舞蹈《揚烈舞》率先登場,舞蹈氣勢恢宏,帶領觀眾穿越時空,領略滿族文化獨特魅力;民樂合奏《蘭陵王入陣曲》中,琵琶鏗鏘與古箏空靈交融,再現古代戰場雄渾壯闊。
文化是城市之魂,旅游是連接靈魂與遠方的橋梁。一場場精彩表演,見證長春南關與遼寧興城跨越山海的文化共鳴。兩地各具特色的民俗風情、源遠流長的歷史底蘊,在舞臺上交織成絢麗畫卷。伴隨著舞蹈《滿繡花開》和滿族歌曲《喜歌》,此次活動的重頭戲在全場矚目下拉開帷幕,長春南關、遼寧興城與長春光華學院簽訂了合作協議。這一份承載美好愿景的協議,不僅是合作見證,更是文化共榮、旅游協同發展的開端。未來,三方將整合資源、優勢互補,攜手打造精品文旅線路,共譜文旅發展新篇章。
文藝演出現場,歌聲與舞蹈交織,歡樂與期待共鳴。遼寧興城文旅集團帶來的歌曲《山海間》,宛如清新海風,歌手深情嗓音將興城依山傍海的絕美風光融入旋律;舞臺上,由長春光華學院帶來的《長鼓敲起來》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舞者腰間長鼓隨舞姿上下翻飛,盡顯朝鮮族歌舞的熱烈與奔放;滿族歌曲《額爾春》、赫哲族歌曲《烏蘇里船歌》、蒙古族經典歌曲《鴻雁》、達斡爾族民歌《映山紅花滿山坡》等,展現各民族文化特色,促進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歌曲《一城光陰》,在演繹中盡顯興城獨特韻味;鄂倫春族歌曲《高高的興安嶺》,讓觀眾感受興安嶺下鄂倫春族人民對家鄉的熱愛。
在文化交流互動體驗區,同樣熱鬧非凡。兩地剪紙非遺項目“山海吉緣”主題作品吸引眾多游客駐足欣賞,品味剪紙藝人的精湛技藝與美好寓意。興城“百興圖”印章體驗、寧遠古城拓印體驗、海濱貝殼手作等活動,讓游客觸摸歷史、感受興城文化底蘊。南關的油茶體驗、老字號美食體驗、非遺樂器歌舞等活動也人氣高漲。長春光華學院以“莫勒真”大會為切入點的滿族體育項目布庫、珍珠球、賽威呼、射箭、拔河、拉地弓等,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參與。活動現場,人頭攢動,歡聲笑語,品油茶,賞非遺,市民游客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在民樂合奏《漠柳綻華章》的悠揚旋律中,這場為期兩天的活動圓滿收官,為兩地一校合作掀開新篇章。在文旅深度融合的時代浪潮下,這場以文化為媒的“雙向奔赴”,不僅是跨越地域的文化盛宴,更是三方攜手探索文旅產業升級新路徑、共繪區域協同發展新藍圖的重要契機,有望為區域協調發展提供鮮活樣本。當文化認同轉化為發展共識,當資源稟賦激活創新動能,白山黑水間必將涌現更多“1+1>2”的精彩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