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7月6日,一則從北京傳來的噩耗,讓全國人民陷入了巨大的悲痛:朱德元帥因病逝世,一代偉大革命領袖英靈永眠。
消息傳來,各地人民懷著沉痛不已的心情,紛紛自發地為朱老總舉行了祭奠儀式。人們在深切哀悼朱老總的同時,心中也不禁泛起了疑問。
不同于之前重病纏身久治不愈、醫生回天乏術搶救無效逝世的周總理,也不同于身體衰弱、健康情況急劇惡化多年的毛主席,朱德元帥給人的印象,一直是身子骨十分康健。
既然身體狀態始終保持得不錯,為何朱老總會突然因病離世呢?大家議論紛紛,做出了許多猜測,但始終沒人能知曉正確答案。
直到多年后,朱老總的女婿接受了一場獨家專訪,回憶岳父生前的點點滴滴,這才解開了這個縈繞在全國人民心頭多年的謎團。
朱德女婿在面對記者時,沉痛不已地表示,岳父之所以走得突然,和他的一個工作習慣息息相關。而且對于這件事兒,自己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朱德女婿劉錚
為什么一個工作當中的習慣,竟然能讓朱老總失去生命?他突然離世背后,有著怎樣的神秘故事?朱老總的女婿又為何要說,岳父去世自己有錯呢?
獨家采訪
2014年的初春,記者來到了北京市區內的一條弄堂,這片區域的房屋都十分陳舊,里面居住的幾乎都是普通市民。
可這片住宅其中一戶居民,身份非常特殊,記者想要尋找的,正是這戶人家的一家之主。經過反復打聽,記者終于一路摸索到了目的地,叩開了這家的大門。
走進屋內,記者迎面看到的,就是一尊朱德元帥的半身青銅塑像,周圍還擺放著一圈耀眼奪目的鮮花。再往里走,住宅的過道處還有朱老總的許多畫像以及照片。
等到了客廳后,記者又發現,室內的墻壁上懸掛著許多老字畫,且都是朱老總當年的手跡。與其說這里是一戶民居,不如說是座紀念朱德元帥的“袖珍博物院”。
能夠收藏到朱德元帥如此多的珍貴照片和親筆手跡,想來這家的戶主,跟朱老總關系必然特別親近。事實也的確如此,這家的一家之主,正是朱德元帥的女婿劉錚。
自從當年和朱老總家的千金朱敏喜結連理,劉錚就和朱德元帥成為了一家人,翁媳兩人一直以來關系都親密又和睦。
劉錚與朱敏
多年之后的現在,劉錚已經從昔日英姿勃發的帥氣小伙兒,變成了步履蹣跚的耄耋老人,依然對自己跟岳父的種種往事念念不忘。
凡是記者對于朱德元帥的詢問,劉錚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興致勃勃地講述了許多朱老總生活日常的細節,大家聽得津津有味兒。
根據劉錚的回憶,岳父朱老總是個生活作風樸素優良,為人行事嚴謹細致的人。他在工作時一絲不茍,還把這個習慣帶到了日常點滴小事兒。
同于為人隨性灑脫的毛主席,朱老總每天的時間表,都是可丁可卯兒的。到了什么時段該干哪些事兒,他都計劃得井井有條,執行得分毫不差。
朱老總特別注重身體鍛煉和飲食健康,他每天有個雷打不動的習慣,就是在吃早點之前打一套太極拳,活絡筋骨強身健體。
伴隨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耀到祖國大地,朱老總早早起床,踱步到院落中央練太極。一套太極拳,被朱老總揮舞得虎虎生風,他總是說:“多打太極有利于舒筋活血。”
鍛煉完畢后,就到了朱老總吃早餐的時間。他飲食習慣十分清淡,非常注重營養搭配吸收均衡,早上從來不吃重口味的食品。
不過雖然朱老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科學健康,但他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那就是成日里熬夜工作。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國家各項事務離不開他。
說到這里,記者不禁問起了那個全國人民最關心的問題:朱德元帥是由于什么原因,突然染病逝世的呢?難道跟他習慣性熬夜工作有關系?
劉錚晚年
沉吟良久之后,劉錚跟記者說,朱老總經常熬夜確實嚴重影響了身體健康,但這不是他去世的根本性原因。朱老總走得突然,跟他的一個工作習慣密切相關。
聽聞此言,記者大驚失色。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爆料,哪怕是已經解封的國家機密資料,都沒有一個字提及朱老總的離世,跟工作習慣有什么關系。
看著記者驚訝不已的目光,劉錚長嘆一聲,講述了岳父離世那一年,發生的種種事件。那是一個悲愴又感人的故事,大家聽完之后,都不由得潸然淚下。
帶病工作
1976年初,周總理已經走到了人生的最后階段。彌留之際,他希望能夠再和老戰友們見上一面,說一說話,交代自己的后事。
為了見周總理最后一面,更是為了更好地交接工作的大事小情,已經是九旬老者的朱老總不顧北京初春和酷寒,親自來到了北京協和醫院。
此時的朱德元帥,腿腳已經十分不靈便了。他不光再也打不了太極拳,甚至早就已經拄上了拐杖,連走路都需要別人攙扶著才行。
可即使是這樣,朱老總都要滿足周總理的心愿,親自見上一面才能安下心。后來周總理的葬禮,他更是強撐著身體,全程參加了。
周總理走后,朱德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他每日吃不好睡不著,一想起周總理就不停地流眼淚。由于身體實在太過虛弱,他和毛主席一樣,沒能夠參加周總理的追悼會。
可相比親密革命戰友離世的悲切,朱德更加掛心的,是整個新中國的大局。周總理這一走,國家許多中央事務,都找不到人來做了。
那個時候,毛主席早已纏綿病榻,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根本勞累不得。朱德元帥以國家大局為重,毅然主動承擔了中央的各項重大事務。
就是在這個時候,朱德元帥熬夜工作變得變本加厲了。原來他只是熬到后半夜,現在干脆動不動徹夜工作不睡覺了。
除了經常通宵辦公,朱德還得進行繁重的大小會議,批閱來自全國各地的各類緊急文件,更要及時體察民情聆聽地方領導干部們的報告。
這些累人的工作,朱老總都一一扛了下來,而且完成得非常漂亮。不過有一項工作,連勤勉至極的朱老總,都覺得又累又棘手。
該工作就是接待外賓,不光身體疲憊,而且心累。每次和各國大使或訪華官員進行外交斡旋和協商對話,對朱老總的體力以及心神,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面對重任,朱老總發揚了老革命的優良傳統和頑強精神,不斷咬牙堅持著。與此同時,為了言行舉止不損害國格,他還給自己定下來一套“規矩”。
其中關于接見外賓的時間,朱老總特意給自己規定,必須比外賓提前半個小時到達會場,以彰顯新中國的地主之誼。
朱老總之所以要這樣做,一則是由于“分秒必爭”的軍人本能,二來是出于外交禮儀的考量,他希望向外賓們傳遞新中國親切有禮的國家形象。
只不過這樣一來,朱老總自己,就要承受極大不便了。早到半個小時,就意味著朱老總必須在原來的時間基礎上,早起半個小時。
對于生龍活虎的年輕人而言,早起或者晚起半個鐘頭,根本算不上什么事兒。可朱老總已經是一個年過九旬、行動不便的老人了,每次早起,都給他的身體帶來的巨大痛苦。
當時劉錚正在國務院的外交辦公室工作,每次看到岳父面色蒼白、站立不穩的痛苦模樣,都又心疼又擔憂。他曾多次勸阻朱老總保重身體,只不過始終無效。
為了能讓朱老總輕松一些,劉錚私下里跟他的貼身秘書商量了一個對策。秘書偷偷把朱老總抵達會客廳的時間延后一刻鐘,這樣既提前到場了,朱老總也不用那么勞累。
本來計劃進行得很順利,可沒過多久,因為一場意外,秘書的安排出岔子了。就在一次接待蘇聯大使的常規會見中,朱老總竟然比蘇方人員晚到了!
這件事兒讓朱老總又是自責又是生氣,連忙問秘書是怎么回事兒。經過核實時間,中央辦公室的人確定了,此事中蘇雙方都沒有出任何差錯。
原來,那一天蘇聯大使剛好事務不忙,因此心血來潮步行到達了中南海的會客廳。由于走得很快,他提前二十分鐘就抵達了目的地。
而朱老總的秘書,此時已經安排他提前十五分鐘接待外賓了。這一來二去,朱老總就比蘇聯大使晚到了五分鐘左右。
本來這只是一個小插曲,絲毫不會影響兩國關系和祖國外交局面。可朱德元帥怕一而再再而三,終有一天發生外交失禮的事件,因此勒令秘書必須嚴格遵守半小時的標準。
在此之后,無論劉錚和貼身秘書如何苦苦相求,朱老總都堅決要提前半小時進入會客廳,哪怕再不舒服時間都不能延后。
意外離世
1976年6月21日,朱老總依照之前的外交約定,準備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澳大利亞總理。這次他依然按照老慣例,提前半個鐘頭進入了會場。
可朱老總等來等去,一個小時過去了,距離約定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鐘頭,澳大利亞總理還是沒有露面。于是乎,朱老總只能在會場繼續苦苦等待。
當時正值盛夏,北京的天氣又比較干燥,因此十分炎熱。為了更好地照顧外賓,人民大會堂冷氣開得特別足,對于朱老總這樣的九旬老者而言,有些過于凍了。
秘書見朱老總打了個冷戰,連忙建議他去比較暖和的休息室等待。可朱老總怕澳大利亞總理來了之后見自己不在,引起外交誤會,故而果斷拒絕了。
就這樣,朱老總為了國家顏面著想,一直堅持在會場挨冷氣的凍。直到一個小時后,澳大利亞總理抵達會場,這次會面才算正式開始。
會見工作結束后,我國外交辦公室連忙查詢,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結果發現,這場遲到事故與我方無關,是澳大利亞大使館的工作失誤導致的。
原來,澳大利亞總理早在會見的前一天,就通知本國大使館自己臨時有要事急需處理,與朱老總的會晤不得不延后一小時。
可對接的通知人員粗心大意,只給我國外交辦公室拍了封電報就完事兒了,絲毫沒有注意到由于機器故障,電報并未發送成功。
此事結束后,澳大利亞大使館特意就遲到問題,向我方表達了誠摯的歉意。可朱老總早就因為吹了一個多小時的冷氣,得了感冒臥床不起了。
有一些醫療常識或生活經驗的朋友都知道,高齡老人要是得了重感冒,是很容易引起一系列并發癥的,朱老總就是這么一個情況。
朱老總的感冒總是不見好,還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當感冒引發了肺部疾病時,家人們不得不將其送進北京協和醫院,由專家進行專項治療。
可即使是在纏綿病榻無法起身的情況下,朱老總都堅持在病房進行工作。他為國為民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讓身邊醫護人員為之動容,更感染了無數人。
可是天公不作美,還是無情剝奪了這位偉大革命領袖的寶貴生命。盡管醫生護士們已經竭盡全力進行搶救了,可朱老總還是在1976年7月6日不幸逝世。
朱德元帥的離世,引起了海內外的巨大震動,以及中華兒女的無限傷感悲痛。他的親人們更是難以接受哭泣不止,尤其是女婿劉錚,簡直可以說是肝腸寸斷。
劉錚之所以情緒格外激動,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對岳父的死,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自己能夠勸住岳父,不讓他提前到場,他也就不會吹到冷風,也就沒有后面的病情了。
面對來訪記者時,劉錚不無遺憾地表示,岳父去世得實在太早了。如果沒有那場感冒引起的并發肺病,以朱老總的身體素質,沒準兒能夠成為百歲老人。
除了愧疚自責的情緒,劉錚對朱老總戀戀不舍念念不忘,還有一個關鍵原因,那就是兩人多年以來的深厚親情。
劉錚一直以來,對朱老總都既親近又敬愛。在他眼中,朱老總不光是堂堂開國元帥,黨的革命元勛,更是一位和藹慈祥的老人。
翁婿情深
出身平民家庭的劉錚,按理而言是不會和國家領袖產生交集的。不過由于他勤奮刻苦聰穎好學,長大后考進了北京的外交學院,命運的齒輪便開始轉動了起來。
畢業后的劉錚,被組織分配到了國務院外交辦公室工作。不久之后,他又在中央的安排下,被分派到了我國駐蘇聯大使館。
由于工作的關系,劉錚經常需要和祖國的留蘇留學生們進行交流,于是就這樣認識了朱老總的女兒朱敏。她當時在蘇聯留學深造,需要定期去大使館辦理相關手續。
一來二去,劉錚就和朱敏熟絡了起來。一開始,劉錚并不知道對方是朱老總家的千金,只是覺得兩人投緣,后來得知朱敏的顯赫出身后,還是不卑不亢地保持著交流。
久而久之,劉錚和朱敏互生情愫,很快便陷入了熱戀。兩人都想盡快結婚,可劉錚面對彼此家境的巨大鴻溝,心里犯了難。
劉錚并不因平民家庭出身而妄自菲薄,他只是擔心威風赫赫的朱老總,看不上自己這個窮小子女婿。可讓劉錚沒想到的是,自己完全多慮了。
朱老總在得知此事后,特意給女兒致信一封,表示只要是真心相愛,家境和財富都不是什么問題。就這樣,在雙方父母的支持下,劉錚和朱敏在莫斯科喜結連理。
結婚之后的第二年,劉錚的工作調回了國內,朱敏也大學畢業了。夫妻倆啟程回國,這也就意味著,劉錚要第一次見自己的岳父了。
見到朱老總之前,劉錚戰戰兢兢坐立不安。在他的想象之中,堂堂開國元帥必然氣場無比強大,滿臉寫著“生人勿近”四個字。
誰知真到了見面的時候,眼前這位和氣幽默的老人,讓劉錚又驚又喜。劉錚和朱老總一見如故,翁婿二人暢聊了許久。
得知劉錚夫婦剛剛回國,組織還沒有分配宿舍,朱老總特意提出,夫妻倆可以在娘家暫住一段日子。來自岳父的關懷,讓劉錚感動不已,并始終銘記于心。
朱老總去世后,劉錚和妻子朱敏都十分憂傷。為了紀念朱德元帥,夫妻倆特意在家中擺放安置了許多朱老總的遺物,還有雕塑、畫像、照片,以寄托哀思。
除了儀式上的緬懷,劉錚夫婦還時常教導兒女們謹記外公的革命事跡,努力為國家作貢獻。一代革命領袖朱德元帥的偉大精神,最終得到了傳承和發揚。
無論是工作時還是生活中,于公于私,朱德元帥都堪稱一絲不茍、盡善盡美。他的偉大品格和優良作風,值得永遠銘記。
參考資料:
1.《朱德大辭典》,朱德思想生平研究會編寫,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11月
2.《朱德年譜(新編本)》,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11月
3.黨史人物紀念館:朱德同志紀念辭,人民網。
4.鳳凰網:朱德女婿劉錚披露76年岳父突然染病早逝真相,鳳凰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