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海 ——“只需要對話,它不僅能為設計師編輯、迭代設計方案,還能根據預設風格生成界面。”在今天開幕的A2M人工智能創新峰會上,妙多產品副總裁章明喆現場演示了近期發布的妙多 AI 2.0,這被視為全球首個界面設計 AI 助手。基于 AI 能力與專業編輯器的深度融合,妙多 AI 能與用戶共同理解上下文及問題,真正實現 AI 與人互相協作。
妙多產品副總裁章明喆在 A2M 峰會現場
如何在專業設計工具中融合 AI 能力?章明喆認為,妙多AI 2.0 作為與用戶協作一起完成任務的伙伴,致力于成為設計領域的“Cursor”。這意味著,AI 自然、直覺、無處不在地融入產品設計工作流。
打造設計領域“Cursor”,專業助手帶來長期價值
過去一年,AI 在產品研發領域的快速發展超乎想象。這直接帶來了 AI 設計工具的階段性革新。“過去是解決單點痛癢的工具箱,現在是能與你協作的AI 伙伴,未來可能出現能獨立承包整套工作流的自主式 Agent。” 章明喆把 AI 專業工具的演進軌跡歸納為三段,而妙多 AI 2.0 已經進階到第二階段。
章明喆認為,1.0 時代的妙多以特定問題為出發點,首創了AI 復制、AI 布局、AI 設計系統等多個 AI 功能,嘗試解讀多個設計痛點。進入 2.0,團隊策略出現顯性轉折:不再只關注“AI 具體能幫你做什么”,而是思考“AI 與你如何共同完成一件事”。
過去一年,妙多見證了太多 AI 給產品設計領域帶來的“Aha Moment”。去年妙多剛發布時,尚處于“實驗室”階段的 AI 魔法框,今年已經成為妙多 AI2.0 的交互基礎。AI 魔法框剛發布時,功能是用戶“畫一個框”,妙多 AI 將返回可能想要的結果。
受限于當時的技術,這個功能只能在 “妙多實驗室” 下作為一個體驗功能。而在妙多 AI 2.0 中,魔法框已經能助力用戶和 AI 助手建立穩定連接。用戶只需簡單示意,通過框選或點擊想要調整的區域,妙多 AI 便會共享該區域的上下文,根據用戶的指令協同設計。得益于技術的進步,妙多把“魔法框”放進了工具欄的首位,希望它成為與移動、縮放同級的原生操作。
一位優秀的 AI 設計助手具備什么能力?在 AI 助手與編輯器深度交互的基礎上,妙多 AI 在編輯、生成、圖文處理等領域有明顯突破:
?編輯功能:通過對話,妙多 AI 可以提供改版建議,生成新方案。例如,只需要選中想要修改的模塊,輸入指令,妙多 AI 就能生成匹配當前頁面風格的新方案。用戶可以在此基礎上編輯或直接使用,大幅提高產品迭代效率。
?生成功能:去年,妙多的AI 生成 UI 還是實驗室功能,今年,它已經成為撬動生產力的關鍵。妙多 AI 可接受多種輸入指令,包括長文本、草圖、參考圖片,并以此直接產出兩版以上界面。妙多 AI 不僅支持基于 Material、Ant Design、shadcn/ui 等主流設計系統生成。
?圖文處理:潤色、翻譯文案,圖片生成,外加“快速提取網頁到畫布”一鍵調研功能。當然,妙多 AI 還是資深的設計專家,用戶可以詢問各種設計領域的問題并得到專業建議。
?快捷指令:雖然尚處實驗室階段,但快捷指令功能潛藏豐富的想象力。通過快捷指令輸入自然語言,妙多 AI 將理解用戶意圖,并自動編寫程序調用妙多的 API 來完成任務。例如,用戶可以輸入“選中所有相似的按鈕創建成組件,并替換成實例”“給選中的所有矩形生成頭像”等指令,來讓妙多 AI 完成批量修改、生成插件等任務。
押注技術進步,構建可探索的產品框架
在 妙多 AI 1.0 時代,產品經理最糾結的問題是“PTF(Product-Technology Fit,產品技術匹配度)”:AI 功能能否落地,難點是“技術能不能實現”,是否能找到技術與產品的平衡點。到 2.0,妙多團隊把這套公式改寫成 “Pre-Technology Fit”:與其等模型足夠完美,不如押注“技術必將快速進步”,提前搭好可升級的框架。 簡單說,就是“先讓它跑起來,邊跑邊換引擎”。
“我們會盡力預判技術快速發展的可達性,做出一些當下具備“可用性”,又能和技術與時俱進的功能。”章明喆表示,這種策略背后有兩條隱性假設,一是大模型能力日新月異,極大影響產品可用性標準;二是專業設計師對 AI 的寬容度較高,或許“10 次里有 5 次靈光乍現”遠比“99% 及格”更具吸引力。
基于此,首先,在模型更新極快的背景下,妙多認為應打造一個便于探索的框架,隨時可以增加新的功能,或者隨時可以替換底層模型。其次,在評估生成組件的優劣時,妙多團隊不再以“解決特定問題的可用性”作為評測標準,而是以“讓用戶眼前一亮的好案例的比例”作為指標。壞結果并不可怕,只要不干擾創作即可被快速回滾、覆蓋。
在 A2M 峰會的開幕圓桌上,章明喆還與閱文集團技術副總經理陳煒于、小紅書技術副總裁張雷暢談,分享了對于 Agent 的看法。他認為,在 AI 技術仍在快速發展的當下,兩種 Agent 形式蘊含機會。一是面向普通用戶的直接完成任務的自主式 Agent,它可以獨立完成任務,但在專業用戶看來可能完成度不高。另一種是面向專業用戶的協作式 Agent,更像是用戶和一個 AI 同事在結對編程。Cursor、妙多等產品目前更接近后者,也更契合專業的需求。
當下的妙多 AI 2.0,把“和人一起工作”作為核心假設。專業設計師要求高,也有能力自行修改 AI 產出,正因如此,妙多將不斷致力于“構建人機同屏協作的工作環境”。
近期,妙多還宣布支持 MCP,妙多 MCP 可將設計稿數據優化為大模型更易讀懂的格式,無縫銜接 AI Coding,有利于大模型理解界面設計后生成高度還原的前端代碼。
對妙多而言,AI 2.0 遠非終點,而是發令槍。真正的挑戰是:如何在模型日新月異的激流中,既保持產品性能的穩定,又讓設計師始終覺得——坐在自己身旁的那個虛擬拍檔,懂行、靠譜,還時不時帶來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