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小時候都學過《曹劌論戰》,里頭那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可是老祖宗千年前留下來的智慧,到現在,在升學、考公這些事兒上,好多學生其實沒多少試錯的機會。
高考本來就得一股腦兒使足勁往前沖,可還是有同學選擇二戰、三戰。每失敗一次,信心就少一分,慢慢地,自我懷疑就一直跟著,甩都甩不掉。
現在流行的“全國巡考”,看著挺瀟灑,其實問題不少。
有個女孩考公連著考了三年都沒考上,知道自己考公又沒考上的那一刻,這姑娘的情緒一下子就崩潰了。
她錄的那個視頻里,哭得臉都變形了,眼睛腫得跟桃子似的,整張臉因為哭得太狠都腫起來了。 她對著鏡頭,跟她媽滿是愧疚地懺悔。以前許下的那些承諾,經過這一次次的失敗,感覺都沒影了。考公上岸的夢想,離她越來越遠,她心里全是對未來的迷茫和無助。 她媽心疼她,就說再給她一年時間,讓她接著拼。可這姑娘苦笑著搖了搖頭。
這三年一直在備考,時間可不短,她的心氣兒早就被磨沒了。那視頻里滿滿的“無力感”,好多人看了都感同身受。
知道內情的人說了,那些長期脫離社會,還一直帶著學生思維的考生,就算筆試成績好,到了面試,因為履歷不夠豐富,也很難通過。
現在考公的競爭,可比“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難多了,簡直就跟走鋼絲似的。有個冷門崗位就招 1 個人,結果 900 多個人交了報名費。考試那天三個教室都坐滿了人,這難度跟中彩票差不多。好多人把考公當成這輩子唯一的目標,一頭扎進全封閉式備考里。
在自習室,有人把書貼滿了便利貼,背申論的時候嘴里還一直念叨。這種狀態,短時間還行,時間長了,人都容易“魔怔”。
面試的時候,考官最不喜歡那種“考試專業戶”,只會機械地背模板答案,一遇到實際工作的案例,就啥都不會了。有個考生回答“怎么處理群眾投訴”,直接把培訓機構教的話照搬過來,連“尊敬的領導”都冒出來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不過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換個思路想事兒了。有人考公兩年沒考上,就去搞寵物美容,還開了貓咖,有人轉行做劇本殺編劇,結果還意外得到了在文化館工作的機會,還有女孩背著父母教鋼琴網課,一個月能掙兩三萬。這些例子都說明,人生可不只有體制內這一條路可以走。
父母的觀念也得變變了。別光盯著孩子有沒有“上岸”,不如支持他們去找真正適合自己的路。就像那個崩潰大哭的女孩,說不定可以先把備考的事兒放一放,去人才市場看看,或者在招聘軟件上找找工作。
現在好多非體制內的工作,五險一金都有,周末還能休息,說不定能給她打開一個新的世界。
畢竟,生活這場大考試,可不只有申論和行測這兩道題是必須得做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