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講座
《人間佛教修學觀》
2025年5月18日上午,華巖寺周末佛學講座第四講在弘法樓一樓舉行,重慶佛學院真一法師主講《人間佛教修學觀》。
般若講堂
法師從“人間佛教修學觀的內涵、踐行人間佛教修學觀的意義和如何踐行人間佛教修學觀”這三個方面和大家分享。
人間佛教修學觀的內涵
簡單來說,人間佛教的修學,就是在人間的現實生活中,依照佛陀的教法來提升自己的智慧和品德,用廣大的慈悲心,以利益眾生為己任,通過精進修學,既實現自身的解脫,同時也為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發展作出貢獻。
踐行人間佛教修學觀的意義
踐行人間佛教修學觀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對個人和社會兩個方面。
一是給個人帶來很大的利益
二是可以促進社會和諧
如何踐行人間佛教修學觀
佛法修學應當依據聞思修的次第來修學,即四預流支里的“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維、法隨法行”。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就是指要親近善知識,聽聞佛陀的教法,這樣長期堅持就能成就聞慧;然后如理思維,具足思慧后,再法隨法行,就是依照佛陀的教法來修行,具足修慧。這三慧中,聞慧和思慧是為了成就最后的修慧,修學佛法關鍵重在落實,要通過法隨法行來圓滿菩薩道。
般若講堂
課堂上,法師主要依據《普賢行愿品》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如何踐行人間佛教修學觀:
一是堅定信仰,學習和思維教義,成就聞慧和思慧。
二是圍繞落實普賢十大愿,成就修慧:
1.要普行禮敬。2.要常行稱贊,隨喜他人功德。3.通過廣修供養和請轉法輪來自利利他。4.通過懺悔業障來清凈自心。5.常隨佛學來清凈自心。6.通過恒順利益眾生和普皆回向來清凈自心。
法師深入淺出地開示了“愿行”的深刻含義,從以上六點來闡述,并結合自身引導眾生皈依三寶,幫助他們落實懺悔業障和廣修供養等愿行的真實事例,讓在場信眾真切感受到佛法的殊勝。
法師希望大家作為一名佛弟子,要以普賢菩薩為榜樣,把佛教的慈悲、智慧、平等、和諧等理念融入生活之中,以菩提心為根本,以普賢行愿為軌轍,勤行精進,在圓滿自己修學的同時利益眾生,為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人間凈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間佛教觀作為融合佛教傳統智慧與現代實踐的核心理念,其思想體系與當代價值在講座中得以深刻闡釋,令現場信眾受益匪淺。
最后,法師用重慶佛學院前院長惟賢長老做的一首名為《人間佛教點明燈》的詩來結束了此次課堂。
太虛倡導菩薩行,人格完成即佛成;
樸老契合新時代,二諦圓融獨創新;
鞠躬盡瘁嘔心血,松柏經冬萬載青;
繼往開來承遺志,人間佛教點明燈。
掃描關注華巖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