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勢診療┃龍中醫一院介入科聯合周圍血管病二科成功實施“股動脈藥物球囊擴張術”
近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科聯合周圍血管病二科,成功為一名78歲糖尿病足合并復雜動脈病變患者施行DSA引導下“股動脈藥物球囊擴張術”,展現了我院多學科聯合診療的技術優勢。
患者張先生患Ⅱ型糖尿病30余年,因右足反復破潰4個月伴間歇性跛行前來周圍血管病二科就診。入院檢查顯示雙下肢動脈多發斑塊形成,右股淺動脈中遠端閉塞,腘動脈節段性狹窄達50-69%;同時,右脛前動脈重度狹窄,接近閉塞,足部創面持續滲出難以愈合。周圍血管病二科主任陳文閣帶領團隊,在控制血糖、抗感染及改善血供治療基礎上,與介入科共同完成此次手術。
介入科副主任呂勃川接診后,與團隊通過分析患者下肢CTA及多普勒超聲影像資料,確認其右下肢動脈存在多處血流動力學顯著狹窄,判斷患者足部潰瘍遷延不愈的根本原因在于下肢供血嚴重不足;若不及時打開閉塞血管,極可能發展為肢體壞疽。經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后,團隊最終決定實施微創介入治療。
手術通過2mm微創切口建立血管通路,在DSA實時引導下精準開通閉塞血管。術中,針對復雜鈣化病變,采用“翻山鞘”跨髂動脈入路突破2cm鈣化段,采用PTA球囊(8ATM)預擴建立通道后,以紫杉醇藥物涂層球囊(12ATM)進行擴張治療,使抗增殖藥物持續作用于血管壁,抑制內膜增生。術后,造影顯示狹窄率由完全閉塞降至20%,患者即刻感到下肢疼痛緩解。手術全程未植入支架,真正實現血管內零異物殘留。
據悉,該技術突破傳統支架植入局限,既保留了血管的自然解剖結構,避免壓迫分支血管,又能通過藥物緩釋作用維持血管通暢。術后配合中醫特色康復方案,采用活血化瘀方劑改善微循環,結合益氣活血外治法促進側支代償,并制定個體化食療運動指導方案,形成“機械開通血管+改善血液流態+延緩動脈硬化”治療體系,不僅解決了管道機械性狹窄,而且有助于改善血液流變學狀態,為治療糖尿病足等慢性缺血性疾病提供了解決方案。
未來,龍中醫一院介入科將持續深耕血管介入技術,結合中醫藥特色優勢,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糖尿病足等患者構建更安全高效的治療體系,守護龍江百姓血管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