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由芒果TV推出的實驗型解壓綜藝《哈哈沒煩惱》播出,由、大張偉、齊思鈞、、蔡明攜手各路演員、歌手、跨界嘉賓組成“沒煩惱團”,以觀眾的煩惱情緒為靈感原點,每期借助歌舞秀、變裝秀、創意秀等不同的表演形式制造快樂,傳遞“笑對生活煩惱”的節目主張,為觀眾帶來溫情療愈的力量。
情緒本身不是問題,問題的關鍵在于對情緒的認知,以及應對情緒的方式。《哈哈沒煩惱》希望成為一檔幫助大眾緩解煩惱的節目,引領大家用積極的心態找回純粹的快樂。“在這里,我們用大笑面對生活,告別焦慮,溶解煩惱!”《哈哈沒煩惱》一經亮相,就憑借腦洞大開的節目設定吸引了觀眾——以“讓地球充滿哈哈,讓人類沒有煩惱”為最高使命的“哈哈城”,面向觀眾發起“煩惱球回收計劃”,針對觀眾來信中的各種煩惱,用精彩紛呈的喜劇表演給出幽默疏導,在歡笑中迸發無限開心能量。
近年來,AI已經逐步融入大眾生活,它在給人類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部分人感到焦慮。首期“哈哈城”的主題圍繞AI展開,陪伴觀眾暢聊AI時代的各種煩惱:大張偉和王勉的音樂脫口秀《AI開場沒煩惱》,爆笑拆解AI能否取代人類的擔憂;蔡明攜手沈夢辰的創意秀《AI的反擊》從AI的角度發聲,“控訴”人類種種得寸進尺的AI使用行為;大鎖、宋木子、劉維、伯遠聯袂舉辦《AI發布會》,讓人類和AI同場PK,趣話人類在AI面前的價值;徐浩倫、譚湘文、哈哈曹、羅秋韻組成《反裁聯盟》,為陷入職場AI困境的人們送上“反卷大法”;張維威、李飛、王潤澤、謝默默的《AI詐騙》用充滿反轉的歡樂劇情,普及反詐知識,警醒觀眾謹防當下套路不斷的AI詐騙。“我的年度下飯綜藝來了,原來快樂可以如此簡單”“喜人齊聚一堂,芒果是懂我想看什么的”“太好了,是喜綜我們有救了”……聚焦AI主題的首期節目播出后,網友們紛紛點贊節目成功發起的這場“喜人歡樂聚會”有創意、有溫度。
《哈哈沒煩惱》緊扣社會議題,既以“觀眾煩惱征集”為創作提供素材,讓作品真正“長”在觀眾的需求點上;又以“積極能量輸出”為創作目標,切實回答“如何用文藝作品舒緩大眾煩惱情緒”的命題。
跨界混搭的嘉賓陣容,注定了節目在喜劇范式上的多樣化和融合性。從“音樂脫口秀”到“賽博未來風”,從“廢話文學”到“彈唱梗學”,從蔡明、沈夢辰經典復刻1996年春晚小品《機器人趣話》中的“小菜花”,到伯遠高能演繹今年春晚小品《秧BOT》里身花棉襖的機器人;從“哪吒”“申公豹”“太乙真人”“鶴童”化身職場打工人,到“慕聲”和“四郎”同框進行AI詐騙……豐富多樣的表演風格、網絡潮流、文化現象,在節目中盡情破圈碰撞,交織出獨特的美學,也為節目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哈哈沒煩惱》還啟用了一個特殊的道具裝置:巴比籠。在“哈哈城”,巴比籠就是對不好笑的懲罰。“AI同事小哈”會根據現場觀眾笑容的幅度、時長、頻率,對各組嘉賓的表演做出“哈哈值”的判定。“AI同事小哈”是基于芒果大模型打造的一個智能笑容分析系統,可以實時追蹤觀眾的面部表情,同時分析表情動態,確保每個節目的“哈哈值”公平公正。技術創新正成為《哈哈沒煩惱》內容創新的利器。這種“情緒數據化”的即時反饋設計,既“文化+科技”的有機融合,創造了新型的觀看體驗。觀眾們每一次發自內心的真誠大笑,都是在參與締造快樂的共振場。
《哈哈沒煩惱》帶著不設限的勇氣,以“情緒剛需”為切口,開辟了一條通往“快樂自由”的全新路徑。這種敢于“實驗”的勇氣,或許正是當代綜藝創新最為珍貴的品質。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