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高校創新發展與人才評價論壇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順利舉行。論壇匯聚全國高校領導、人才工作者、專家學者及教育領域權威人士,圍繞新時代高校創新發展、人才評價體系改革、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協同等議題展開深度對話,共謀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來自145所高校的320多位高校代表參會。本次論壇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人才發展專委會主辦,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承辦。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黨委書記屈哨兵教授出席論壇,并分別發表主旨演講和致辭。論壇開幕式由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協理副校長(研究)伍楷舜教授主持。
嘉賓致辭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黨委書記屈哨兵教授、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兼人才發展專委會理事長李志民為論壇致辭。
屈哨兵表示,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肩負著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的時代使命,由廣州市與港科大多年協同孕育而生,標志著區域融合發展的新里程碑。學校凝聚了跨領域智慧力量,從國際學術聯盟到產業創新伙伴,各方如同《雅典學院》畫作中匯聚的思想者,在交叉融合的學術生態中共同追尋人類知識疆域的拓展,以教育創新回應時代對突破性人才培養的深層呼喚。歡迎大家共聚港科大(廣州),以智慧碰撞的火花攜手開啟教育變革的嶄新航程。
李志民指出,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是國家戰略要求,高等教育作為教育、科技、人才的結合點,應通過創新發展與科學人才評價機制,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支撐現代化建設。論壇旨在匯聚各方智慧,探討高校創新路徑和人才評價新理念,推動形成人盡其才的育人生態,為教育強國建設和國家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主旨報告
人才發展專委會副理事長、鄭州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吳宏陽主持主旨報告環節。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首先作“面向未來,建設一所融合創新型大學”主旨演講。
倪明選校長在演講中指出,“新知識時代”下大學核心使命轉向培養終身學習與跨學科創新能力。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通過動態學科架構、產教融合項目重構教育體系,推動教師角色從知識傳授者轉為創新協作者。大學的教師評價體系以“影響力”為導向,突破傳統量化指標,采用代表作評議和跨學科貢獻評估,注重教學質量、學生發展及成果應用實效,包容多元發展路徑,構建“理論創新-實踐價值”雙維度的學術生態。
寧波東方理工大學副校長鄭春苗教授、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人才專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石勇參事、李志民理事長先后作主旨報告。
下午的議程分為兩大平行論壇,分別圍繞人才評價體系創新與人才引育與分類發展展開深度研討、交流。
10位來自全國重點高校負責人事人才工作的領導、專家圍繞上述議題分別作分享報告。
平行論壇分別由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人才服務處處長張文超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育與開放經濟研究中心、人才發展專委會學術委員會秘書秦冠英主持。
本次論壇匯聚20多位高校管理者及專家,既有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寧波東方理工大學等新型研究型大學的實踐探索,也包含上海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蘭州大學等傳統高校的改革創新經驗,更有對全球人才競爭合作、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思考。
本次論壇是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人才發展專委會年度重磅學術活動,為高校搭建了政策解讀、經驗交流、協同創新的平臺。通過論壇的承辦,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加強了與兄弟高校的聯系、增進了了解,為進一步拓展國內合作交流、提升學校人才工作水平奠定了基礎。
論壇舉辦期間,恰逢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主辦的首屆媒體藝術展「衍場」在校內展出,倪明選校長陪同參會嘉賓一同觀看了展覽。展覽集中呈現了30組博士研究創作,作品通過虛擬現實、動態捕捉等媒介技術,構建對計算環境中感知與物質性的深層追問,是AI+藝術的生動體現。
圖文:篤學路1號編輯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