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西頻道
在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水北上上城社區,居民們發現“煩心事”解決速度越來越快——路燈壞了,48小時亮起來;污水外溢,6天疏通。這背后,是宜黃縣人大創新推出的“人大+網格”協同治理模式:社區網格“吹哨”,人大精準“派單”,部門聯動“報到”,推進民生“關鍵小事”件件落地。
今年以來,宜黃在全縣開展人大代表“四進四促”專題活動,“人大代表進社區,化解矛盾糾紛促進基層社會治理”是其活動之一,縣人大機關主動嵌入社區網格,建立“網格吹哨—人大接單—部門聯動”響應鏈。“上午發現公廁門壞了,下午就有人來修!”水北社區居民李大爺對“人大速度”連連稱贊。今年2月,網格員巡查發現公園公廁地磚塌陷,縣人大機關當天對接城管局,兩天完成修繕。類似場景已成常態:瑪格店鋪地基下沉、車庫無證經營等隱患,均在接單2小時內啟動協調程序。針對10棟車庫無證加工玩具問題,縣人大聯合市管局快速完成查封,居民拍手稱快:“人大一出手,煩心事不愁!”
“多線并聯” 破解治理“老大難”。面對跨部門難題,縣人大化身“治理粘合劑”。水北上上城網格小區第24棟房屋污水管道外溢曾因資金審批僵持數月,縣人大牽頭住建局開辟“應急通道”,徹底解決了惡臭困擾;移動基站噪音爭議中,人大協調環保局、運營商現場檢測,用數據打消居民疑慮。“每個工單都有‘倒計時’!”縣人大建立“一單一跟”制度,明確責任部門、辦結時限,并全程督辦。電梯故障、電線垂落等高頻問題,更推動形成“24小時響應、3天反饋”機制,讓基層治理跑出“加速度”。
“閉環監督”讓幸福看得見摸得著。為確保“事事有回音”,縣人大構建“辦理—回訪—評估”閉環鏈。水北公園公廁維修后,工作人員“回頭看”檢查質量;瑪格店鋪地基維修中,專人緊盯施工進度,3天即進場作業。8件民生實事群眾滿意度達100%,居民王阿姨笑著說:“現在有問題就找網格員,人大督辦比自家事還上心!”
社區吹哨、人大協同、部門報到……從“各自為戰”到“協同共治”,從“被動應對”到“主動破題”,宜黃“人大+網格”模式激活了基層治理“末梢神經”。縣人大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深化“人大+網格”融合機制,讓民生訴求在一線發現、問題在一線解決,為提升群眾幸福感貢獻更多人大力量。(陳雷佳、尹文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