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伴隨著特朗普出訪中東之后,持續萎靡三個多月的英偉達股票,也迎來了暴漲的時刻。
最大的原因就是特朗普此次出訪中東,除了和沙特簽署協議之外,未來美國要在中東大搞特搞人工智能,還要給沙特出售超過100萬片高端芯片。
同時美沙還要共同打造數據中心。
這就代表著,一直擔心技術流向國外,擔心科技霸權轟然坍塌的美國,未來將和沙特在敏感、尖端科技領域進行合作。
說實話,這樣的行為,與我們印象中的美國完全不同。
當然,美國此舉目的很明確,是準備聯合中東盟友一起對抗中國芯片。
但是美國也許不知道,此舉對于中國而言,將會讓國產芯片迎來春天。
而美國之所以會對沙特讓步,與拜登也有一定的關系。
在拜登卸任之前,推出《AI擴散規則》,原則上不允許中國獲得美國生產的高端芯片,但是又擔心其他國家玩“第三方出口”。
于是,在全球范圍內,那些和中國關系不錯的國家,也都被限量供應芯片。
可是這些被限制供應芯片的國家中,就包括阿聯酋、沙特這兩個,急需高端芯片的國家。
【特朗普出訪沙特,投資數據中心】
畢竟,阿聯酋和沙特仰仗手中豐厚的家底,將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產業列為國家級重點戰略,給予一系列扶持。
阿聯酋還在2017年,任命全球首位“人工智能部長”。
足以看出阿聯酋對此有多么重視?
但是拜登此舉,讓阿聯酋和沙特的王爺們很不滿,你限制中國,怎么對盟友下手?
而特朗普如今面對美國的爛攤子,最大的難題就是缺錢。
于是出訪中東之后,眼看沙特和阿聯酋誠意滿滿,索性選擇想土豪所想,急土豪所急。
特朗普前腳剛抵達沙特,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后腳就宣布廢除《AI擴散規則》,理由是規則太麻煩、不夠高效。
同時出臺三項指南,意圖在全球封殺華為昇騰芯片。
這樣一來,咱們基本上可以確認,這就是特朗普出訪中東的真正目的。
從美國和阿聯酋的人工智能合作來看,阿聯酋的人工智能巨頭G42,每年從英偉達進口50萬片高端芯片。
其中42%的份額由G42自用,其余份額分配給在阿聯酋投資的美國公司。
G42還將和美國公司共同建立一個5吉瓦的大型數據中心。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吉瓦是多大?
1吉瓦等于10億瓦等于1000兆瓦,又等于1百萬千瓦。
5吉瓦就等于5百萬千瓦。
主要用于進行人工智能訓練。
根據了解,G42成立不過六年的時間,與阿布扎比王室關系匪淺,董事長就是阿聯酋國家安全顧問。
背后是阿聯酋國家主權基金。
主打一個不差錢、關系硬。
幾年的時間就壟斷了整個阿聯酋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的市場。
同時,G42和中國企業也有合作,公司管理層中也有華人。
最近這幾年,美國像“瘋狗一樣”,在全球范圍內追著中國科技公司撕咬,G42這種和中國企業來往密切的公司,早晚會被盯上。
【美國不斷圍剿中國,遏制芯片發展】
果然不出所料,去年,美國要求G42審查和中國所有關系。
在美國商務部的干涉下,微軟向G42投資15億美元,進入后者董事會之后,微軟與G42的合作協議中明確表示。
要求將華為技術從運營中剝離,包括剝離G42在中國企業中的股份。
無奈之下的G42,只能選擇按照美國人的意愿辦事。
而沙特與美國簽署的協議總價值為6000億美元。
其中有1400億美元屬于軍售協議,人工智能是另一個重點。
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一,沙特最大的主機托管開發商投資200億美元,從超微電腦中獲得高密度GPU平臺和機架系統。
要知道,超微電腦最近幾年的運營很困難,處于半死不活的狀態之中。
如今有了沙特為其注入新鮮的活力之后,基本上可以滿血復活了。
第二,谷歌、甲骨文、AMD等公司在美國和沙特共投資800億美元。
第三,沙特人工智能公司在五年內,部署500兆瓦的AMD設備和英偉達系統。
從2026年開始,采購1800臺英偉達最先進的AI算力芯片—GB300。
可是特朗普此舉,很顯然與美國“紅脖子們”的訴求不同。
這不是美國制造業回流,而是向外轉移產業鏈。
說到這,大家就會明白,這一切的背后有一只看不見的大手在掌控一切。
這只大手的主人就是美國科技巨頭。
在本月初,美國參議院下屬商務委員會舉辦了一場聽證會,主題是“如何讓美國在和中國的人工智能競賽中贏麻”。
出席會議的有OpenAI的CEO奧特曼、AMD的CEO蘇姿豐、微軟副董事長兼總裁史密斯等科技巨頭。
此次會議的核心就是美國不能像歐盟那樣被動防守。
而是要主動出擊,加大技術擴張的步伐,贏得除中國之外的市場。
同時打壓中國AI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技術路線主導權的生死問題。
最后美國政府要大力砸錢搞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人工智能與能源的雙重革命。
畢竟,人工智能燒錢的速度極快,目前為止,沒有一家美國公司從中獲利。
之所以美國大肆炒作人工智能,不僅僅是因為人工智能屬于科技之光,而是為了解決美國因資本擴張導致的先進算力產能過剩危機。
大部分的智慧產業,比如說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汽車電子等制造業。
使用28納米以上的芯片就足夠了。
只有人工智能訓練、圖形渲染、游戲、加密貨幣挖礦之類的產業,才會高度依賴先進的GPU。
設計師和游戲玩家都知道,GPU原本是為游戲和3D渲染而設計的一種顯示芯片。
擅長運行計算。
以英偉達的H100為例子,一顆H100的算力約等于數千個CPU核心。
【美國AI芯片能否造福人類,沒有答案】
只不過從2022年開始,全球消費水平下降,電腦、電子游戲行業非常萎靡,先進的GPU自然無人問津。
尤其是在2023年,ChatGPT問世之前,美國晶圓廠庫存壓力極大。
結果美國還逼著臺積電和三星赴美建廠。
這就導致美國倉庫中存放的芯片越來越多。
這個時候,有一個問題就擺在美國面前,如何處理這些芯片?
這個時候,ChatGPT出現了,人工智能概念徹底火爆。
隨后美國堆積在倉庫中的芯片也有了買家。
畢竟,人工智能有這么幾個特點,除了極其考驗芯片,極其費電之外,對勞動力成本不敏感,芯片和電價占據訓練成本的大頭。
通常情況下,訓練一個AI大模型,需要數以萬計的GPU。
按照一顆H100售價為3萬美元以上來計算。
在2023年,一度飆升到4萬美元,成本卻不到3000美元。
這可是真正的暴利行業。
就連ChatGPT的訓練都耗費了上萬顆GPU,代表著僅采購GPU就需要耗費數億美元。
因此,人工智能是否可以為企業帶來盈利,能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直到今天,依舊是個未知數,但是卻實實在在挽救了美國半導體。
再加上天量GPU的運轉和冷卻,也是一項極為耗電的工作。
有行業報告指出,未來人工智能的訓練成本,會無限接近于能源成本。
什么意思?
按照半導體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全球數據中心關鍵IT電力需求,將從2023年的49吉瓦飆升至2026年的96吉瓦。
到了那個時候,人工智能會消耗約40吉瓦。
而美國發電巔峰時期是40年代中期,發電量約占全球發電總量的一半。
如今的美國發電量依舊不容小覷,年發電量達到4.3萬億度。
位列全球第二。
但是在全球市場的占比已經下降至15%至18%。
原因是位列全球第一的中國,年發電量達到9.1萬億度。
占據全球市場的30%。
但是美國的發電優勢主打一個便宜,美國電價與歐洲電價相比,簡直就是白菜價。
可是美國科技巨頭放眼一看,全球居然還有比美國更便宜的地方,那就是沙特與阿聯酋。
有數據顯示,美國人工智能部署電價費為0.083美元/千瓦時。
阿聯酋和沙特分別為0.074美元/千瓦時,以及0.048美元/千瓦時。
阿聯酋和沙特能源價格之所以會如此低廉,就是因為借助了中國的光伏發電技術。
阿聯酋和沙特依托沙漠光照這個先天的優勢,引進中國企業發展光伏產業,將電力價格降低到了全球最低水平。
【得益于中國技術,沙特電價極低】
在2020年,中國企業參與沙特人工智能項目,以1.32美分/千瓦時的投標電價,創造了當時全球最低上網電價的世界紀錄。
后來中企在沙特建設光伏產業園,又以1.04美分/千瓦時刷新了全球最低電價。
而人工智能十分耗電、耗芯片。
資金充足、電價便宜,而且具備發電潛力的中東,自然會成為首選。
當然,這一切都是在美國能完成《芯片法案》的基礎上進行分析。
現實是咱們高估了美國的執行力。
如今特朗普要廢除《芯片法案》,不想發放補貼。
再加上美國理科畢業生不足,沒有人愿意當藍領,美國的半導體人才缺口極大。
這樣一來,在美國投資建廠的臺積電和三星,未來能否順利運營,都是一個未知數。
就算美國能達到預期產能的目標,在中東搞人工智能,雖然也有技術流失的風險,但是可以消耗大量芯片產能,化解眼前生產過剩的生死問題。
讓科技巨頭們放心擴張。
為何特朗普沒有選擇歐洲?
道理很簡單,美歐之間原本就屬于塑料兄弟情,除卻歐洲高昂的電價和各種環保條款,美國不可能給自己培養一個強大的對手。
美國科技巨頭選擇將中東納入美國主導的AI生態鏈之上,同時還將最核心的技術保留在美國,是基于利益驅使的本能選擇。
這個想法與特朗普的戰略謀劃完全吻合。
從奧巴馬再到拜登上臺之后,美沙關系急劇惡化,中東也被美國冷落。
原因很簡單,美國不想繼續在中東燒錢。
當初,美國攻打伊拉克每天燒熱3億美元,美國士兵還留下了很嚴重的后遺癥。
美國和胡塞雖然打得有來有往,但是五角大樓一算賬之后,發現不對勁。
航母戰斗群每天維護費用為600萬至800萬美元,導彈費用為200萬至500萬美元。
再加上人員津貼、后勤、情報和衛星支援,一天至少需要1000萬至1800萬美元。
而且美國每年途經紅海的貿易額超過1萬億美元。
紅海打仗之后,貨輪的戰爭保險費就會從0.05%飆升至1%至2%。
商船單次通過紅海的成本就增加了50萬至200萬美元。
如果不敢硬闖,只能選擇繞道非洲。
這樣一來,胡塞無所謂,但全球航運成本卻日均增加2億美元。
2020年,美國成為穩定石油出口國之后,中東對于美國的重要性已經沒有那么重要。
美國無力在中東開啟新的戰爭,讓中東多買點美國的飛機、芯片,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同時,就在美國窮困潦倒之際,中國和沙特關系不斷升溫。
2023年,在中國斡旋下,促成了沙特和伊朗的“世紀大和解”。
美國對此恨得咬牙切齒。
此次特朗普上臺之后,主要目的就是止戰、收縮、創收、遏制中國。
于是美國撇開以色列,單方面和胡塞達成停火協議。
用權利來綁架中東,擺出一副熱愛和平的樣子。
就是因為特朗普需要止損,外加為美國創收。
這樣一來,很有可能會促成以色列與沙特建交。
同時將中東納入美國半導體供應鏈之中,未來就能以安全為借口,在中東排擠中國企業,牽制中國的一帶一路發展。
對此,美國民主黨可是很羨慕特朗普。
原本,特朗普繞開紅脖子們,直接和胡塞達成停火協議,還在中東進行科技布局,和科技巨頭們保持一致的步伐。
化解芯片產能過剩的矛盾,屬實讓民主黨都佩服不已。
說到最后,我們并不需要擔心美國此舉會給我們造成多大的困擾。
阿聯酋和沙特雖然在未來會融入美國科技產業鏈之中,但是中國在中東深耕多年。
在新能源技術和基建領域依然保持核心影響力。
也許這些國家會配合美國演戲,但是絕對不會損害自己的利益,更不會得罪中國。
而美國選擇制裁我國的昇騰芯片,很有可能會將先進芯片市場拱手送給中國。
要知道,摧毀一個國家某種產業,最有效的辦法,不是技術封鎖,而是傾銷。
按照正常邏輯,美國想要遏制中國芯片發展。
【美國想聯合盟友,限制中國芯片】
應該讓英偉達、AMD和高通,瘋狂向中國大陸傾銷芯片,讓國產芯片無法和美國形成競爭。
自然無法得到提升。
而限制中國芯片產業,就會擾亂美國半導體產業鏈。
刺激了中國國產芯片替代的決心和浪潮。
由于美國不再出口先進芯片給中國,我國痛定思痛,決定奮起直追,化壓力為動力。
如今,除了7納米以下的芯片,以及EUV光刻機、高端EDA等先進設備依賴進口,中低端新品我國早已實現國產自主化。
此前英偉達不能出口先進芯片到中國,還想賺中國市場的錢,于是搞出低配版H800、A800和H20。
結果H20被減配的程度太嚴重,根本無法通過測試。
這個時候,華為和中芯國際已經聯手搞定了昇騰910系列。
昇騰910C的性能達到H100的60%,一顆售價為2.8萬美元。
比H100都要便宜,真正可以視為物美價廉。
按照半導體協會預測的數據,昇騰910C今年預計可以出貨100萬片。
也有機構預測會出貨80萬片。
總之就是一句話,昇騰910系列已經實現量產。
未來昇騰910D很有可能也會盡快面世,一旦量產,中國先進的芯片市場就真的沒有美國人什么事了。
這不就是中國國產芯片的春天嗎?
美國也許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在印太讓印度對抗中國,結果印度一敗涂地。
連巴基斯坦都打不過。
如今美國準備聯合中東盟友,一起對抗中國芯片。
卻面臨讓中國芯片徹底崛起的情況。
因此,眼下的美國如同是“跳梁小丑”一般,代表著美國在中東的霸權,已經徹底空心化。
所以,這對于國產芯片而言,將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一個絕處逢生,一朝成名的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