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科在5月17日下午接收的特殊小患者,成為整條燕子嶺正街的焦點。這個被高空墜落玻璃窗砸中的10歲女孩,雖然生命體征暫時平穩,但仍未脫離危險。醫護人員圍在病床前忙碌,監護儀的滴答聲與窗外此起彼伏的蟬鳴交織在一起。
時間倒回半小時前,斑駁的老式居民樓在烈日下顯得格外陳舊,縱橫交錯的電線在半空織成一張復雜的網。正值下午上學時段,街邊粉店飄出的螺螄粉香氣里混雜著電動車喇叭的喧囂。38歲的陳女士像往常一樣,把小兒子抱上電動車踏板,大女兒小琳則側坐在后座,書包里還裝著沒寫完的數學作業。這個平凡的畫面,在兩點五十三分被徹底打破。
五樓某戶的鋁合金窗框突然發出刺耳的吱呀聲,這一瞬間被后方私家車的行車記錄儀完整記錄。泛黃的玻璃窗先是整體向外傾斜,繼而垂直墜落。陳女士本能地擰動電門加速,后視鏡里閃過一道刺眼的銀光。直到電動車駛出三米開外,后座突然減輕的重量才讓她猛地剎車——原本該坐著女兒的位置,此刻只剩晃動的書包帶在風中飄搖。
監控畫面里,小琳被玻璃窗正面擊中的瞬間令人揪心。瘦小的身軀在沖擊力下騰空而起,隨后重重摔在布滿裂紋的路面上。飛濺的玻璃碴在陽光里劃出細碎的銀弧,其中一片不偏不倚扎進女孩未戴頭盔的額頭。陳女士跪坐在地,雙手顫抖著想要抱起女兒,卻又不敢觸碰那些嵌在皮膚里的玻璃碎片。周圍的人群很快聚攏過來,粉店老板老張抄起門前的遮陽傘沖過來為女孩遮陽,外賣小哥則直接脫下工裝服鋪在滾燙的地面,讓女孩能躺得舒服一些。
“別動她頸椎!”人群中有人大喊。這個提醒讓陳女士突然清醒過來,她意識到女兒可能受到了嚴重的傷害。救護車的鳴笛聲由遠及近時,小琳的瞳孔已經開始渙散,但陳女士仍然死死攥著女兒的手,指甲掐進掌心也不覺得疼。在四院急診室,醫生初步診斷為顱骨骨折伴脊椎損傷,并立即決定將女孩轉送至醫科大附屬醫院進行進一步治療。
事故現場很快被拉起警戒線,民警調取的監控顯示墜落玻璃來自五樓西戶。這棟建成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單位宿舍樓外墻早已斑駁脫落,不少住戶都用鐵絲加固著老舊的防盜網。據知情鄰居透露,涉事住戶近期正在進行裝修,但具體是施工不當還是建筑老化導致窗戶脫落,仍需等待技術鑒定結果。
夜色漸濃時,燕子嶺正街逐漸恢復了平靜,只有警戒帶在路燈下泛著冷光。陳女士的丈夫從工地趕來,蹲在急診室門口一根接一根地抽煙,神情凝重。他們的電動車還停在事發地,后座沾著暗褐色的血跡,踏板處則留著小兒子畫給姐姐的蠟筆畫——歪歪扭扭的太陽下面寫著“姐姐快好”。
這起意外在當地引發了激烈討論。法律人士指出,即便住戶沒有主觀過錯,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條的規定,建筑物脫落墜落致人損害時,所有權人、管理人或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無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具體賠償比例還需等待住建部門的結構安全鑒定結果。
次日清晨,街道辦工作人員開始對周邊樓棟進行隱患排查。在五樓事故現場,脫落的鋁合金窗框內側布滿銹跡,固定螺絲僅剩兩顆殘留在墻洞里。樓下粉店張老板主動向警方提供了完整的監控錄像,畫面中除了那道刺眼的銀光外,還有陳女士發現女兒失蹤時猛然回頭的畫面——那個母女連心的瞬間成為這場悲劇最揪心的注腳。
截至發稿時,小琳仍在重癥監護室接受觀察。她的書包靜靜躺在病床邊,作業本上還留著事發前她寫的字跡:“今天老師夸我寫字進步了”。而窗外這座城市依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只是經過燕子嶺正街的人們都會不自覺地抬頭看看那些在風中搖晃的老舊窗欞。這場意外不僅改變了一個家庭的命運軌跡,更將城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隱患赤裸裸地暴露在了陽光之下。
最戳我的是那些陌生人,粉店老板拿圍裙給孩子擦血,外賣小哥車都沒熄火就過來幫忙,還有私家車大哥默默把行車記錄儀交給警察。這年頭熱心人還是多!最后只求小姑娘吉人天相,這種飛來橫禍千萬別再有第二次了!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