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山微文明
文明 / 資訊 / 熱點 …
2025年5月15日是第32個
“國際家庭日”
2025年5月12日—5月18日是
全國家庭教育宣傳周
為筑牢未成年人家庭保護防線
加強法治宣傳教育
倉山法院積極開展
“家教潤心 法護成長”家庭教育宣傳周
系列活動
用一場場生動的司法實踐
將法治的溫度融入家風建設
以“法”之名 護“未”成長
“作為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希望你們能夠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責任。”
5月12日,倉山法院蓋山法庭法官在審理的一起離婚案件中,隨案進行了家庭教育指導,就未成年人父母離婚后如何撫養、關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等關鍵問題,向雙方當事人提供了詳細的指導和建議,傳遞“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教育理念。
為敦促雙方當事人正確履行家庭教育職責,主審法官現場發出《家庭教育責任告知書》,就實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責任主體及不履行家庭教育的法律后果進行解讀告知,強調二人離婚后需積極協助配合另一方行使探視權,最大程度減少因夫妻離異帶給孩子的傷害,護航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長。
校園普法 攜“未”同行
5月15日,倉山法院蓋山法庭法官們走進福州市麥頂小學開展“與法童行 育夢成長”普法宣傳活動。
法官結合真實案例,圍繞“什么是民法典”“民法典如何保護學生”“學習民法典的意義”等內容為師生及家長代表呈現一堂生動且有意義的“法治課”,引導學生解讀法條、分析案例、交流觀點,深入淺出地闡述民法典中涉及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相關規定。
“未成年人網絡打賞能否追回”“在校受到人身傷害該怎么辦”“高空拋物如何承擔責任”, 在自由問答環節,法官通過設置趣味法律知識小游戲,充分調動同學們探索問題的積極性,并邀請他們穿上法袍、敲響法槌,變身“小法官”,近距離感受法律的嚴肅與公正,進一步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律素養和自我保護意識。
法治賦能 家校共育
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家庭、學校與社會的共同責任。倉山法院積極推動法治教育與家校共育深度融合,打造“法、家、校”三位一體的防護體系,同筑未成年人成長的法治“防護網”。
5月15日,倉山法院蓋山法庭法官、福州市麥頂小學老師和家長代表共同參與“法、家、校”法治教育研討沙龍,由法官現場解答老師、家長在學校、家庭法治教育方面出現的法律疑惑,剖析法治教育與學校管理、家庭教育融合的重要意義,探討“法、家、校”協同發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方法、路徑,幫助家長、學校認清未成年人身心發展規律和成長特點,循“法”而行,共繪家庭教育新圖景。
倉山區人民法院蓋山法庭庭長吳清云:普法宣傳教育進校園活動是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舉措,通過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基本內容和精神實質,講述在校園中發生的真實典型案例,給同學們指明了責任承擔的年齡和界限,拉近了學生和法律的距離,對規范校園管理、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福州市麥頂小學副校長單俞翔:法治教育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能幫助學生明確行為邊界,規范自身,增強維權能力。從校園環境看,它是和諧校園的穩定器,能夠提升師生法治意識,讓矛盾依規化解,校園秩序井然,互助友愛成風。
福州市麥頂小學三年級學生代表 藍梓萌:通過法院組織的這場活動,我了解了很多有關民法典的知識,懂得了我們的很多行為是要受到法律約束的,也學會了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福州市麥頂小學三年級家長代表:作為家長,我們平時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更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和法治素養。希望法院多舉辦這樣的法治宣傳活動,讓法治教育植根學生心中。
家庭教育是一場心靈的共享與溝通
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
需要在日常點滴中滋養孩子的身心健康
下一階段
倉山區人民法院將努力推進
家庭法治教育精細化、規范化、實效化
讓法治教育融入
未成年人的日常學習、生活中
用法治力量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稿件來源:倉山區人民法院 綜合編輯:倉山微文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