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億光年,這是目前我們可觀測宇宙的直徑。光年為單位,一光年等于9.46萬億公里。這意味著我們能“看見”的范圍,是一個令人窒息的天文數字:8800億億公里寬,內含2萬億個星系,數十億顆類地行星。
可就是在這樣幾乎無限的空間里,人類至今沒有發現任何外星文明的明確證據。這讓馬斯克說出那句讓人毛骨悚然的話:“宇宙中如果沒有外星人,那才是真正最可怕的事。”
銀河系有1000億顆星星,為何一個信號都沒有?
60多年來,人類始終未曾放棄對外星文明的搜尋。從1960年“奧茲瑪計劃”首次嘗試監聽外星電波起,到今天,我們已經用大型射電望遠鏡監聽了超過1000多個恒星系統,包括獵戶座、半人馬座等熱門目標。
以現在的科技,我們能探測到的無線電波范圍是幾十光年內;更遠一點,信號太弱,像針掉進海。
哈勃望遠鏡和開普勒望遠鏡的數據告訴我們,僅在銀河系中,符合宜居條件的類地行星就超過100億顆。比如TOI-700 d、Kepler-452b、LHS 1140 b等,都可能具備大氣層、水資源,甚至氣候溫和,理論上不比地球差多少。
根據德雷克方程,科學家曾估算,僅銀河系中就可能存在1萬到10萬個智慧文明。那問題來了——他們在哪兒?
我們不只是在等一個“你好”,我們是在等任何一丁點“不同尋常”的東西。
可惜,目前還沒有等到。
如果宇宙真的沒有其他文明,為什么可怕?
這就是著名的費米悖論:在概率如此高的前提下,為什么我們什么也沒看到?
馬斯克的擔憂正來源于此。他曾說過:“如果我們真的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那么這個宇宙就太過荒涼了。”
這句表面平靜,背后是冷酷邏輯:
如果我們是唯一的文明,那我們就是這個宇宙唯一的希望。
可問題是,人類目前的狀態,離“文明穩固”還遠遠不夠。我們甚至無法完全解決氣候問題、核擴散、生物技術風險等。
有一種假設叫“大過濾器假說”。意思是:宇宙中存在一個看不見的“生死門檻”,所有文明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遭遇某種災難——而我們不知道自己是已經跨過,還是正朝著它沖去。
比如氣候失控、全球核戰爭、AI失控、病毒泛濫,這些都可能是過濾器。
如果我們是唯一的文明,還沒有通過過濾器,那這個宇宙里,一旦人類滅絕,就真的再無希望。
有沒有可能:我們不是找不到,而是根本沒資格“對話”?
還有一種可能,比空無一人更可怕:我們就像“原始森林的猴子”,根本不知道“城里人”在交流。
很多科學家提出,我們可能根本沒有使用對的“溝通語言”。
我們用的是電磁波監聽,但高級文明可能已經使用量子通信、引力波、甚至更高維度的時空信號。對他們來說,我們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篝火求救信號,壓根看不到。
再者,有一種叫“沉默假說”的猜測觀點認為:高級文明在有意識地保持沉默。因為誰先暴露,誰就先死。
別忘了我們自己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做過什么:當歐洲人發現美洲時,帶來的不是文明互通,而是屠殺、疾病與殖民。
就像《三體》小說里面寫的,宇宙中也許存在某種“宇宙黑森林法則”:
所有文明都是獵人,誰暴露位置,誰就可能成為獵物。
這雖然是科幻小說,但也符合現實的宇宙觀猜想。
如果有,也許早就“來過”了?
有數據統計過,自古至今全球有超4萬起“UFO目擊事件”被記錄在案,其中不乏飛行軌跡異常、無雷達反應、瞬間加速等疑似特征。
當然,大部分都有合理解釋——氣象氣球、光學幻覺、軍用飛行器、雷達干擾……但也有極少部分,目前沒有技術手段解釋清楚。
也就是說,我們不能確定有,也不能完全排除。
一些天體物理學家(如哈佛大學的阿維?洛布教授)提出:“奧陌陌”可能是外星文明拋棄的“光帆”,或者偵察器。
“奧陌陌”是2017年飛過太陽系的一顆雪茄狀天體,其加速方式、反光能力與軌跡都無法用小行星解釋。
盡管主流科學界認為“不能定性為外星產物”,但它確實把“我們是否早已被觀察”的問題重新拋上了臺面。
總結
馬斯克為什么說:如果沒有外星人,這才可怕?
因為這意味著:
- 我們不能再“幻想有前輩幫我們導航”;
- 我們沒有榜樣、也沒有退路;
- 我們是唯一能點亮星辰、跨越黑暗的存在。
宇宙的時間尺度是百億年級,人類文明不過才6000年,現代科技才不到200年。要維持10萬年、100萬年、甚至“永恒”的智慧文明——這是一場極限生存試煉。
在930億光年的舞臺上,目前只有人類這個角色在獨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