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潮新聞
“去年賣出70萬只,今年還沒上市就預(yù)定了26萬只。”
這幾天,除了塘棲枇杷上市,還有一只叫“蠶杷蛋”的鴨蛋在杭州賣瘋了。賣蛋的姑娘名叫顧靈嬌,是一位1999年出生的返鄉(xiāng)大學(xué)生。
受訪者供圖
蠶杷蛋是一只什么蛋?
五月蠶杷里,是忙碌的豐收季節(jié)。當(dāng)?shù)厝苏f的蠶杷里,指進(jìn)入五月蠶繭下山和枇杷上市時節(jié)。
作為臨平塘棲特色美食,蠶杷蛋曾經(jīng)是當(dāng)?shù)卮迕襁M(jìn)入“蠶杷里”時節(jié)的重要食物。這種蛋介于白煮蛋與咸鴨蛋之間,因放入了枇杷花進(jìn)行腌制,所以又叫枇杷花蛋。
對現(xiàn)在的年輕人來說,可能只知道枇杷上市,卻不知道蠶繭下山的意思。這個山,就是用稻草扭結(jié)而成供蠶寶寶做繭用的山形草架,蠶繭下山就是收蠶子的意思。
因?yàn)檗r(nóng)忙顧不上家,過去,當(dāng)?shù)剞r(nóng)婦把干枇把花加入到黃泥中腌制鴨蛋,煮熟后帶入蠶室食用,在繁忙的勞作時暫作主食充饑。
受訪者供圖
大運(yùn)河畔的臨平塘棲,歷來種桑養(yǎng)蠶產(chǎn)枇杷。2022年下半年,顧靈嬌大學(xué)畢業(yè)返鄉(xiāng)入伙了村里的百匠非遺工坊,是工坊里年齡最小的大學(xué)生。
清水絲綿、米塑、糯米鍋糍、紡織縫紉、土灶年糕、中秋斗月餅……顧靈嬌在各式老底子技藝中耳濡目染。
在一次臨平檔案館查閱歷史資料時,顧靈嬌偶然看到塘棲一帶曾有蠶杷蛋的記載,但是蠶杷蛋的制作技藝逐漸失傳,成為了許多人記憶中的味道。
2023年初,憑著只言片語拼湊出來的做法,加上自己從資料里掌握的一點(diǎn)知識,顧靈嬌就先上手試了起來。
受訪者供圖
顧靈嬌與工坊里其他灰鴨蛋手藝人一起,走訪村里老人,查詢檔案,分析家傳配方。小顧每一次嘗試,都是近二十個配方同時展開,很長一段時間,院子里總是被腌制中的一壇壇“蠶杷蛋”占據(jù)。
有一次最后一批蛋,大家覺得有八成把握成功,結(jié)果鹽分少了,5000枚蛋全部作廢,那回小顧難過了好幾天。
試過上百種配方,小顧才最終成功。復(fù)刻成功的蠶杷蛋,除了有咸鴨蛋的特性外,因加入了枇杷花,還帶著淡淡的枇杷花清香,蛋出油多,又降低了咸度,口感極好。
蠶杷蛋研發(fā)成功后還申報了專利,在線上線下一度熱銷。去年,出自小顧之手的“蠶杷蛋”,線上線下賣出70萬余枚,在市場上一度供不應(yīng)求。現(xiàn)在,小顧忙著趕制“蠶杷蛋”訂單,有時還要去別的工廠指導(dǎo)生產(chǎn),馬不停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