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5月19日電(曹丹)5月19日,2025年“世界遺產影響評估”國際培訓在浙江杭州開幕。本次培訓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下稱“上海分中心”)與國際文化遺產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共同主辦,吸引了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25名學員及10位國際專家參加。
在全球城市化進程加速的背景下,遺產保護與發展的矛盾日益凸顯。
“世界遺產影響評估作為預防性保護的核心工具,其政策導向作用愈發重要。”上海分中心主任邵甬介紹,“本次培訓采用‘理論教學—實地考察—案例研討’三位一體教學模式,旨在為學員提供國際視野下的遺產管理經驗交流平臺。”
5月1日,杭州西湖斷橋附近游人如織。曹丹 攝
自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來,杭州始終堅持保護與發展并重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林介紹,本次培訓將聚焦《世界遺產影響評估指南與工作手冊》的本土化應用,通過虛擬項目考察和多角度研討,推動“西湖經驗”國際化。
“西湖在動態監測、分區管控和公眾參與等方面的創新實踐,已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可持續發展典范。我們將以此次培訓為契機,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浙江省文物保護利用協會會長楊建武表示。
國際文化遺產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總干事阿魯娜·古吉拉爾(Aruna Gujral)通過視頻連線時表示,世界遺產影響評估在遺產地的規劃決策中發揮重要作用,“西湖為各國遺產工作者提供了理想的實踐平臺”。
活動期間,與會專家系統介紹了中國的世界遺產管理體系。
據悉,本次培訓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內容涵蓋世界遺產管理體系與影響評估方法步驟兩大板塊,旨在提升學員的實務應用能力。(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