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車產業變革
出品: 電動星球
作者:毓肥、思為
很少有一個汽車品牌能像樂道一樣,短短一年間走過高光和至暗。
2024 年 5 月 15 日,樂道汽車含著金鑰匙出生。蔚來把定義下一個時代的 NT3 平臺交給 L60 首發,而從它交付的第一天開始,就有近千座換電站為它整裝待命。
彼時彼刻,人們把樂道看做蔚來體系的「開山一拳」,而此時此刻,樂道正迎來銷量聲量雙受挫之后的知恥后勇。
短短兩個月,L60 的月交付量就從 2024 年 12 月的 10528 臺,跌到 2 月份的 4059 臺、3月份 4400 臺。隨即而來的四月,是樂道誕生的第十一個月,同時也是外界看來風雨飄搖的一個月。
首任總裁艾鐵成離職,蔚來能源副總裁沈斐火線上任,樂道汽車正在醞釀一次「復讀」、「涅槃」。而樂道的重頭再來,也是 2025 年蔚來體系全面提效改革的關鍵項目。
一年后的 5 月 15 日,樂道汽車經歷了一個汽車品牌可能會遭遇的幾乎所有考驗,回過頭來看這一年,樂道有什么足以為人稱道,又有哪些地方有遺憾?
為了理清過去一年來樂道汽車發展的真實脈絡,我們采訪了真實車主、一線銷售,以及行業人士、媒體同仁。
L60 目前已經累積了約四萬真實車主,他們是否滿意這款蔚來新十年的走量力作?
身處一線承受壓力、創造成績的銷售崗位,又是否滿足于一年來樂道作為商業組織的開拓?汽車行業的內部人士,又如何觀察最近一年來樂道汽車的成績和波折?
下面開始。
為什么選樂道?
從 2024 年 9 月底開啟交付,截止到 2025 年 4 月份,樂道一共交付了 39942 臺 L60。
四萬車主是樂道的第一個腳印,盡管中間有交付目標的急迫、組織架構的調整、交付后產品打磨的反復,但這四萬車主已經成為了樂道的第一筆財富。
問題來了,接受我們采訪的車主們,又是否滿意當初的選擇?
1.換電
有意思的是,L60 是蔚來換電體系第一款進入 20 萬區間的產品,也是李斌口中面對油車「驍勇善戰」的車型,而我們采訪的車主們,都有從油轉電的欣喜與肯定。
來自云南的陳光(化名)開了 12 年的老途觀(參數丨圖片),他在 2024 年新能源購置稅補貼的最后一個季度——10 月 20 號,提了樂道 L60。
2024 年 9 月 28 日,L60 開啟交付,整個四季度是樂道第一年最高光的時刻,12 月 10528 臺的交付,也是樂道第一年唯一一次單月交付過萬。
陳光告訴我們,雖然是一位油車老用戶,但在下訂 L60 之前,其實他已經理解了蔚來的換電模式,「換電比較有未來感」。而提車之后,他的感受是「目前還沒遇到過等換電,高速上沒有也可以下高速換,挺方便的了」。
一位南區的樂道銷售張清(化名)也向我們表示,919 上市發布會之前的預售下定用戶,其實都是對換電有了解的,「不需要過多解釋,對樂道的理解很深刻」。
有意思的是,另一位蘇州車主劉華(化名)在商場逛街第一次看到 L60 之前,對樂道基本沒有了解。「9 月 10 號逛商場初遇,919 發布會之后就大定了」。
出生就坐擁成熟換電體系的樂道,在發布會上打出「樂道加電,行業第二」的 PPT,而這也是發布之初,輿論對樂道充滿期待的核心原因:用戶了解、接受的門檻和蔚來起步之初相比,完全是兩種局面。
但回到現實,想要在全新的、更親民的市場講好換電故事,樂道需要的是另一種從頭開始——一種簡單直接的思路,是多建換電站。
劉華告訴我們,他上班的園區里面,就有一個蔚來充換電一體站。這既成為他購買 L60 的核心原因,同時也是買車之后體驗的源泉,「上班就把車子扔去充電,臨時起意或者天氣不好,就用換電」。
雖然是汽油 SUV 老車主,但劉華從來沒有考慮過增程/插混路線,「兩套系統后期維護麻煩,而且我的場景充電頻次會很高」。而江浙滬地區完善的換電配套,讓他最終僅用了 10 天就下定。
我們問他如何總結成為樂道車主之后的用車生活,他的回答是「了解越多,越發現換電這個模式還真能講得通」——地處江浙滬,劉華目前自駕出游基本只換電。
不過話分兩頭,劉華認為「同事朋友理解換電還是有難度」、「還是要繼續推廣」。
2.除了換電
除了蔚來特色的換電,L60 幾乎是一臺全方位盯緊 Model Y 的產品。
標準版 CLTC 剛好比當時 Model Y 長 1 公里,針對中國市場全方位挖掘的內部空間,冰箱大沙發等等,基于全新 NT3 平臺打造的 L60,是 2024 年新造車給 Model Y 下的有力戰書。
而在換電網絡愈發成熟的基礎上,L60 的底色有了更直觀的發揮空間。
「大」,這是我們采訪過所有車主對 L60 的一致共識。
先后試駕了極氪 7X、智己 LS6、小鵬 G6 之后,劉華在 G6 和 L60 之間選擇了后者,「G6 當時也只要 18 萬了,但我覺得換電的體驗升級值 2 萬」,而上一臺車是緊湊級汽油 SUV 的他,表示 L60 的空間「跟油車對比特別明顯」。
陳光和資深媒體人 Rokkor_G(化名),則同樣看重 L60 的操控。
陳光先后試駕過蔚來 ET5、特斯拉 Model Y、理想 L6/7。除了 BaaS 后的價格更低以外,好開是他最終下單的重要原因之一,「個頭比 Model Y 大一點,但是開起來更靈活,難拐的彎也是一把就過了」。
奶爸 Rokkor_G 的感受,則是在符合中國家庭需求的前提下,L60 并沒有傳統國產車模糊的轉向、松散軟綿綿的底盤,而是在可控、容易駕馭的基礎上,擁有很低的駕駛門檻。
「有質感的好開」,他這樣總結。
3.不滿
2024 年度財報會議上,李斌面臨著 L60 交付急劇下滑的形勢,但他依然表示 L60 的產品力極強,「用戶滿意度是(蔚來公司)最高的」。
于是我們將問題交給車主:L60 有沒有一些地方,無法讓你滿意?
陳光生活在易門縣,是玉溪市與昆明市交界的一個縣級市。他表示作為一位換電車主,身邊其實沒有換電站,好在他家離充電站很近,「希望能快點達到江浙滬的水平」。
盡管蔚來已經堅持布局換電網絡接近八年,如何讓全新的電池體系迅速成長,依然是持續課題。
Rokkor_G 也是廣州首批 L60 車主,提車 220 天的他向我們表示,粵北地區,特別是廣州以北到韶關一帶的樂道換電體驗,還有待加強。
到目前為止他已經開了 2.2 萬公里,平均每天超過 100 公里。我們問他目前有什么遺憾,春節期間長途出游過后,他認為換電網絡的均衡,依然非常重要。
「看上去(城區)換電站的數量已經不錯了,但實際上在一些很熱門的服務區,還是沒有來得及升級(有樂道電池的)換電站,其實高速換電站升級的迫切程度,可能會高一點。」
陳光和 Rokkor_G 的回答,其實符合我們多次調查 L60 用戶口碑時的結果:硬件沒得說,配套要補課。
配套,指的不僅有換電,還有軟件。
徐力(化名)是智能駕駛業內資深人士,L60 上市之初打算給太太買一臺代步車。但他借朋友的車深度體驗一周后發現,早期版本的自動泊車距離他心目中的「好用」差距太大,最終放棄。
劉華也反映了同樣的問題,他認為一些基礎軟件功能和細節,一年下來仍需 OTA。
比如車外溫度顯示一直沒上,比如時間顯示和地圖信息會被狀態欄遮擋,這些問題在劉華看來應該屬于很好解決的基本功,但一年來始終還沒優化。
4.不玩梗
跟車主們聊樂道,很容易聽到一句話:「吐槽歸吐槽」。
這句話的背后,首先是對 L60 本身產品力的肯定,進而會對企業本身仍有期待。
劉華表示他并不覺得樂道品牌運營得差——站在車主立場,他認為售后、服務、響應,這些跟用車息息相關的點,樂道做得都不錯。
比如某次維保清洗空調護板時,工作人員問他要不要空調也做下除味,劉華按照傳統 4S 店邏輯以為是推銷項目,結果是為了車況更好的免費服務,「以前完全沒有」。
而另一方面,劉華希望樂道「對老車主好一點」,同時「宣傳做好一點」。
他是首發四驅創始版的買斷電池車主,「什么好處都沒撈著」,現在為了沖量,樂道開始送冰箱、換電券。
聊到宣傳,他認為目前官方的直播效果不夠吸引人,他前些日子試駕了 ET9,結論是「實際體驗比官方介紹的好多了」。
至于輿論場反復調侃的銷量本身,我們本次采訪并未獲得車主的高頻關注。
「發布當天應該爆了的,但交付太慢了,訂單被友商截胡,那也不冤」,陳光說作為車主,他其實不太在意「爆了」這個梗被翻來覆去地炒,他在意的是樂道的持續競爭力。
提車當天、日常去維保,陳光表示都非常熱鬧,「完全不像說了十年快要倒閉的樣子」。而作為車主,他還是希望樂道成長得再快點——因為他是一位身邊沒有換電站的樂道車主。
「希望云南縣縣通早日實現,希望易門縣早日擁有換電站」。
涼了與明朗了
5 月 15 號晚上,李斌、秦力洪、沈斐在樂道官方直播間切蛋糕,慶祝樂道汽車一周年。
一年前大家希望樂道生而成熟,而一年后,樂道正在經歷下一輪成長。2025 開年以來,蔚來體系經歷重大變革,合并、提效、節流,成為蔚來新十年的開局主旋律。
走進第二年的樂道,也需要回答幾個進階問題:組織如何更有凝聚力?運轉如何更高效?最重要的是,銷量如何更上一層樓?
想得到答案,需要一些內部視角。
1.這一年
銷售吳笑(化名)是在去年 5 月加入樂道的。算一算時間,他也算是樂道的老人,品牌開荒者的角色。
認識他很偶然,之前也沒什么聯系。但過去一年,他時不時會發信息過來,無論是促銷政策、還是車主活動。有群發的痕跡,但好在如果回應了,他很快就會「純手工」回答。
于是,在上周三,在他發來樂道一周年的活動信息后,我們跟他長聊了兩個小時。
「過去一年的變化大嗎?在你的感受里,主要是什么變化。」我們問他。
吳笑說,其實他個人沒那么細膩,一天天都忙得要死哈。但變化肯定是有的。
譬如,現在多了很多 Fellow(銷售顧問);
又譬如,去年 9 月開啟交付之后,公司的很多事情他也不理解,「我覺得可能是沒有汽車行業的經驗吧,而且新能源行業的節奏很快。」
再譬如,「沈博是一個很實干的人,我也很喜歡,(現在)高效了很多。」
至于哪一天是最難的時候?吳笑的回答很有意思——交付數最高的去年 12 月。
「去年 12 月,涼透了的感覺。」他打出來又撤回,改成了「去年會有點死氣沉沉,特別年底。」
另一名已經離職的銷售張清(化名)則告訴我們,其實一開始,樂道的訂單是很不錯的。但這些訂單,都來自對樂道、對換電租電已經有一些了解的客戶。
「樂道并不是那種,有大量粉絲,直接在網上下定的那種。」張清說,其實絕大多數,甚至幾乎全部,除了小米特斯拉偶爾有一二外,來看車的客戶都是很清醒的,都要體驗完了之后再下單。
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年底的時候,訂單自然而然就下來了。而且,從張清的感受來看,很多消費者從 0 到大概理解這個品牌、這個車是干嘛的,大概需要兩個小時。
而這個時間,對于消費者而言,其實蠻長的。而隨著第一波第二波交付的完成,很多人其實對樂道還是非常陌生。
那現在呢?
張清說,知名度肯定是是越來越高了。吳笑則覺得,肯定是第一批交付的車交付了,大家看到了。而且品牌也做了一年多。到四五月份的時候,他感覺「很明顯,明朗了很多很多。」
「明朗」是什么意思?吳笑解釋,就是品牌熱度起來了,接待的客戶或者用戶,開始「比較好談」。
他解釋說,去年 11-12 月確實是比較難的時,「大家確實不太知道(樂道)」。但現在,很多到底的客戶是知道的了,而且自己有一定的了解。也有很多去年看過的,還沒買,現在繼續來試駕和看車了。
另一個,則是氣氛。「現在我覺得整體都是向上的趨勢,就是大家會比較有干勁。」吳笑說,也不知道為啥,「就是挺好的,說不出來一個感受。」
追問下,他舉了個例子,說現在如果說有個客戶他沒買,然后他們(大家)會聚在一起去想一下對策或者要復盤一下。
2.風波
輿論風波,對你們有影響嗎?
吳笑說,確實是有的。去年 12 月,輿論的影響還是蠻大,很多唱衰的聲音,對于大家的情緒還是有沖擊的。而張清則說,當時其實是有一些銷量意外的因素在影響著大家情緒。
譬如,「店長逼員工買車」的傳聞嗎?
「知道知道。」吳笑說,「感覺是哪個店長太那啥了。」
他解釋說,其實樂道并沒有強迫員工買車,而且「樂道沒這么差呀。」不會因為賣不出去,就強迫員工買車。
我們追問,「當時的風波是強制還是福利?有說一定要買嗎?」
吳笑回答說沒有,「我這邊就沒有收到這樣的信息。」,而且,在他看來,當時的公司政策「當然是福利了,我的天,就是一個窗口期啊,現在我想要那個福利都買不到了。」
他告訴我們,樂道公司很多銷售是從油車轉過來的,譬如之前開飛度日產,還有思域的。「如果本來是開這些車的話。L60 確實是很好的車呀。」
而且,「沒有人會為一份工作花十幾萬的吧。現在還一直有人問什么時候能恢復當時的福利,可是不會再有了。」吳笑說。
那再譬如,小紅書上傳出來的裁員離職消息呢?
「小紅書上特斯拉理想也有很多離職的。」吳笑說,看心態,心態好就不會覺得壓力很大。
另一位樂道銷售張清(化名),則表達了同樣的意思。他補充說,雖然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團隊難免因為銷售業績的下滑,感覺到壓力,但「對有些人來說就覺得是挑戰,另外一些人就覺得是機遇」
原因在哪里?張清說,對于一個新的品牌而言,業績其實不是全部,還會參與到品牌的建設當中。
另一個則是,人員的水平則是原本就有參差的。張清解釋說,早期樂道的銷售人員,基本上都是各個品牌的銷冠完過來的。這些人都表達能力也好,溝通能力也好,還有形象也好,「我覺得都是優于其他品牌的。」
但現在,張清說他不敢茍同了。在這句話的背后,是在今年 1 月份,樂道進行了一次人員大擴張。短期內,迅速涌進來了兩三千的銷售人員。
「花多少錢,請到什么樣的人,對吧?你不可能是花 100 塊錢能干 1000 塊的事情。」張清說,但是,花 1000 塊錢的,那最少能干 950 元錢的事,對吧?所以,「這個東西」公司現在也在調整。
3.漣漪
將話題再拉回到現在——現在樂道賣得好嗎?
張清說,他做了十余年的汽車銷售,從他的經驗來看,L60 這款的訂單量并不少,起碼「不必其他車差」,只是平攤下來沒有那么可觀。
吳笑的回答則是,最近一段時間,「漣漪」的效果的確是出現了。
所謂漣漪模式,指的是蔚來總結的口播傳播、口碑銷售的模式。
2019 年,秦力洪曾總結說,漣漪模式是結合蔚來獨特的社區文化、激勵機制,以及銷服體系,打造出核心車主-普通車主-意向用戶-僅關注用戶這樣一套從中心到外圍的營銷形態。
「前面一年養的吧,最近成交很多都是漣漪過來的。」吳笑說,一個特別好的情況是,現在出現了很多樂道車主推薦新用戶的情況。而在之前,漣漪都是來自蔚來車主。
二者的比例呢?吳笑回答說,基本持平了。而這,也是他覺得現在很多客戶開始變得「好談」的核心原因。換句話說,樂道 L60 的口碑效應其實是出來了的。
聊得更細一點,吳笑說,雖然沒有具體統計,但是感覺來問的很多人,是有朋友在開樂道的。
另外,「比較搞笑的是,很多開小鵬的也推薦了樂道.....以前很老、很老款的三四年的 P7,推薦樂道,增購樂道的,也多。」
不過,吳笑也說,新 G6 出來后,其實跟樂道 L60 互有勝負。「選 G6 的是因為智駕,選 L60 的是因為品質。」
至于其他的對比車型,主要包括智己 LS6、智界 R7、極氪 007,在吳笑的感知內,樂道 L60 的戰勝率都是高的。
4.新變化
作為已經開啟交付六個月的老車,其實樂道 L60 的真實銷量,并不差,甚至從最近六個月的數據來看,還不錯。
用數字來說話吧。
首先是整體情況。從去年 9 月 28 日開啟交付截止到今年 4 月,樂道汽車在 6 個月時間內交付 39942 臺 L60。按六個月計算,單車月均 6657 臺車。
接著看月份。
今年春節后的 3、4 月,L60 分別交付 4820、4400 臺。在 18 萬到 25 萬價位純電動 SUV 的榜單中,3 月、4 月份均份排在第 7 位;
最后是周。
目前披露的周榜單數據,截止到 5 月 11 日。從 3 月 31 日開始到 5 月 11 日,樂道 L60 在過六周的交付與排位上升幅度是比較明顯的。羅列如下:
第一周:0.07 萬臺,第九位,相較上周下降 5 位;
第二周:0.07 萬臺,第九位,持平;
第三周:0.07 萬臺,第八位,上升一位;
第四周:0.14 萬臺,第五位,上升三位;
第五周:0.12 萬臺,第五位,持平;
第六周(到5月11日):0.16 萬臺,第三位,上升三位;
但在采訪時,樂道 L60 其實也遇到了新的情況——那就是大量燃油車用戶的涌入。
吳笑說,過去一兩個月,因為政府補貼而選擇換車的油車用戶,占比已經去到到店客流量的 70%。而且這批用戶「特別的聰明,在 15 萬到 25 萬價位上,也特別的挑。」
什么叫做「挑」?吳笑說,即使可能挑三四個月才會下手。
從吳笑的講述中,現在因為置換補貼而從油轉電的人,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一類是開了十年 BBA 的人,很多奔馳的老車,「很多甚至是 2011 年前的。」也有部分來自奧迪的;
第二類,則是傳統B級油車用戶,豐田、日產、本田等品牌的;
第三類,則是當下消費的主力軍,80、90 后的。
而所謂的新對手,就來自這些「消費的主力軍」。在吳笑的感覺內,80、90 后的人特別精挑細選,總結下來的特點是:
1、同時會看多個品牌,包括純電的和插混的;
2、不僅會到線下做對比,而且在線上會混各種直播間;
另一位銷售劉白(化名)在被問道時,給了特別有意思的一個回答。
他說,這就跟買房一樣,雖然大家最后都會到線下去看車。但從線上了解到的信息,卻決定他們會去看哪個車?現在的消費者,都會在網上先做好功課,才決定去不去線下。
「所以,你別看直播間人很少,但可能里面問的三五個人,就是要買車的。」
聊到最后,我們問他們,怎么看現在的樂道。
已經離開了的張清說,蔚來這家公司對員工還是非常不錯的,「有一說一,這是一家非常人文關懷的公司,會把員工當做有溫度有血肉的人。所以,他希望蔚來也好,樂道也好,「未來越來越好,這句話絕對是真心的。」
甚至,張清沒有在樂道得到他想要的結果,但他覺得其實也沒有遺憾,因為「就像兩個談戀愛的男女,現在目標不一樣了,那就分開。」
至于問題,張清說,問題每個公司都有,「如果拿 100 分來說的話,我覺得這家公司會達到 85 分。其實,沒有滿分的公司的。」
「如果有一天自己要創業的話,在樂道學到的經驗,會是非常好的經驗」,吳笑則說,當下的樂道很扁平,還是一家創業公司的感覺。越來越高效,自然也意味著有壓力。但「在這里能學到東西。」
走樂道
做樂道的采訪,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一方面當然因為它是蔚來的子品牌,繼承了換電、NT 平臺等等核心血統。另一方面,則是目前樂道獲得的內外肯定、遭遇的內外意見,甚至車主的贊賞和吐槽,也都和十年來的蔚來如出一轍。
徐力在采訪中直言不諱:目前樂道的獨特品牌色彩太淡,不清楚到底在打什么牌。
Rokkor_G 也向我們表達了類似的意見:蔚來是純電高端品牌,樂道雖然品牌定義是「家庭純電」,但可能只有買到手之后才會發現是家用好車,看宣傳不覺得很家庭。
張清則瘋狂吐槽樂道交付的拉胯。譬如,交付崗位的人,對于用戶的問題一問三不知,最后還是要 @銷售。又譬如,很多訂單就是因為交付的問題,流失了。
上海車展期間,我們專訪了樂道總裁沈斐,他這么說:「我要跟力洪一起講好這個故事,要去改善市場跟傳播」。他認為樂道目前最需要的,是整個團隊「打一些硬仗勝仗」。
進而第二年的樂道,即將迎來產品的大年——L60/80/90 三款車齊聚,將會完整覆蓋 20-35 萬價格區間。與蔚來當下銷售體系的整合與打通,也正在進行中。
而從「蔚樂螢集團」的角度出發,主打主流家用市場的樂道,確然也存在著銷量的壓力。也就是蔚來向上,樂道走量。
走上樂道。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