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電白荔枝推介會剛落幕,20萬噸荔枝眼瞅著要集中上市。可天氣預報說,未來一周南方多地區有持續暴雨,正是荔枝采摘關鍵期?!袄笾t梢怕雨打”,果農們望著枝頭紅果,心里直打鼓。
古荔園里千年老樹早被提前包樹,250噸預售賣了1100多萬,就怕雨水壞了果?,F場簽的7.9萬噸購銷協議,6000萬物流預售單,都等著荔枝按時發出去。
但暴雨一來,荔枝摘下來容易爛,運輸路上更怕悶壞,往年可吃過這虧。有老把式說,以前看云識天氣,現在手機上天天有預警,可咋應對還是犯難。年輕果農試過搭防雨棚,可大面積果園哪能全蓋上,成本也吃不消。
農業站技術員趕來支招:提前分級采摘,八成熟的先摘,雨水少的時段搶收。
還得給荔枝“穿外衣”,泡沫箱加冰袋,冷鏈車提前預約,減少路上耽誤。
電白正和郵政、順豐、京東加急商量,暴雨天能不能增加直發航班,快些空運。有果農翻出祖傳的草木灰,說以前用來防潮,現在該試試配現代保鮮劑,雙保險。可荔枝從枝頭到舌尖,中間環節太多,物流快慢還是關鍵坎兒。
成都、長沙推介會簽的32萬斤訂單,客戶都等著嘗鮮,晚兩天口感就變了。政府搞的電商培訓派上用場,主播在樹下直播教挑果,預售單蹭蹭漲,但發貨期正碰雨天。
有人提議學北方防霜凍那樣,給果園搭臨時遮雨網,就是不知道效果咋樣。
我個人覺得,提前和氣象部門聯動,精準抓住雨隙采收,比瞎忙更靠譜。但也有果農擔心:萬一暴雨連著下,摘下來的荔枝囤庫里,倉儲費又是筆開銷。這時候,傳統經驗和科學方法得擰成一股繩,土辦法打底,新技術跟上才穩妥。
電白推出的采摘游路線,就等游客來體驗,可雨天游客會不會打退堂鼓?
貝雕、香囊這些荔枝文創產品,能不能趁著預售熱潮多賣點,補補可能的損失?現在最緊要的,是趕緊檢查包裝材料夠不夠,冷鏈車有沒有預留應急車位。村里的合作社正在統計各家荔枝成熟度,按成熟早晚排好采收順序,別讓雨砸了好果。
氣象站每天三次更新預報,手機短信直接發到果農手里,算是吃了顆定心丸。但說到底,天氣這關還得靠人主動搶,等不得也慌不得。去年有戶人家提前和保險公司談了氣象險,暴雨損失賠了不少,今年好多人跟著買。
不過具體怎么參保,還有哪些補貼政策,大家還在等著村里進一步通知。這荔枝季就像場硬仗,前期訂單再多,最后還得看能不能順順當當送到客戶手里?!叭苏`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現在每一步都得踩準農時節奏,容不得馬虎。
電白的荔枝產業全鏈條都動起來了,從種植到銷售,每個環節都在和天氣賽跑。作為種了半輩子荔枝的人,我就盼著這場雨能留情,讓咱的辛苦不白費。
但不管咋樣,提前準備總沒錯,該收的收,該保的保,辦法總比困難多。最后給大伙提個醒:眼下趕緊清點采收工具,聯系靠譜的物流師傅,盯住天氣預報。要是遇到拿不準的情況,多問問農技員和合作社,別一個人悶頭干。
荔枝甜不甜,不光看老天,還得看咱會不會搶天時、用巧勁,把風險降到最低。
這場和暴雨的“搶鮮戰”,既是挑戰也是考驗,挺過去,就是豐收年。
相信咱電白果農有智慧、有辦法,一定能護住這滿樹的“甜蜜果實”。最后再啰嗦一句:關注后續天氣變化,有啥新招新經驗,咱評論區里多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