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氣候怪,倒春寒跟著谷雨跑,剛露頭的芋苗遭了殃。地頭王老漢蹲壟邊直嘆氣,去年貪早揭膜的教訓還在眼前——嫩根凍壞半茬苗。
農諺說"膜蓋百日根自牢",可現在年輕人總嫌傳統法子啰嗦,總說現代技術更高效。咱得把住關鍵節點,地膜好比芋苗的小棉襖,不到芒種別亂掀。
黃河兩岸的老把式都知道,地氣沒暖透就揭膜,跟讓孩子光著腳踩冰沒啥兩樣。可到底啥時候算暖透?捏把土瞧瞧,不散不黏手,才是撤膜好時候。
澆水也是門學問,芋苗剛出土時,大水漫灌等于害它,根會像懶漢似的不往下鉆。
聰明的做法是"旱一旱",逼得母芋把養分往下送,根扎深了才扛得住 later 的風雨。
說到追肥,生肥直接埋土里可不行,燒了根苗就廢了,得學老輩漚熟了再用。豆粕魚雜泡成水肥,兌上水噴葉面,葉子背面的"小嘴巴"吸得快,還不燒苗。東北種芋的鄉親注意,夜里得防霜凍,秸稈堆在地頭,降溫時熏一熏,能增溫兩三度。
南方多雨地區要開深溝,別讓芋田泡成"水塘",爛了根可就前功盡棄了。有人覺得老辦法太麻煩,可你看王老漢去年按老規矩來,芋頭畝產多了兩筐呢。當然啦,土辦法也得結合科學,比如發酵有機肥時加些菌劑,腐熟更快肥力更足。
我個人認為,種地就像養孩子,啥時候該護著,啥時候該"狠心",都有講究。現在該干啥?
趕緊看看自家地膜有沒有破洞,準備好漚肥的材料,別等下雨才著急。
要是拿不準時間,問問村里的老把式,或者去鎮上農技站請教,別自己瞎琢磨。留個心眼,今年夏季可能多暴雨,現在把排水渠挖好,后期能少操不少心。你可別小看這些細節,芋苗長得壯不壯,全在這前期管理上,馬虎不得。
說到底,種地跟著時令走,該捂的時候捂,該放的時候放,老天不會虧待勤快人。想知道更多護苗妙招?關注咱網易號,后續還有各地老把式的實戰經驗分享。
記住咯,農時不等人,眼下把基礎打好,秋后挖芋頭時才笑得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