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散戶投資者在本周一展開了創紀錄的“逢低買入”行動,迅速扭轉了因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而引發的標普500指數1%的開盤下跌走勢,三大指數周一均以收漲告終。
媒體報道,根據摩根大通量化與衍生品策略師Emma Wu整理的數據,截至紐約時間中午12:30,個人投資者凈買入美股總額達到創紀錄的41億美元,這也是首次在中午前突破40億美元大關。
周一開盤后,標普500指數一度下跌近1.1%,但午后迅速反彈,截至紐約時間下午2:50左右,股指回到平盤附近。截至收盤,標普500指數收漲5.22點,漲幅0.09%,報5963.60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漲137.33點,漲幅0.32%,報42792.07點。納指收漲4.36點,漲幅0.02%,報19215.46點。
當天,散戶交易量占到整體市場交易量的36%,刷新歷史最高水平,超過4月底的前期峰值。
Buffalo Bayou Commodities宏觀交易主管Frank Monkam表示:
“散戶過去曾在股市反彈時因為猶豫不決而錯失機會,現在幾乎抱有堅定信念,不想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一波買入力度延續了散戶近幾周持續加碼美股的趨勢。在4月因關稅引發的股市暴跌將標普500逼近熊市時,散戶以創紀錄的速度買入股票。如今,隨著標普500接近20%的反彈門檻,即將邁入技術性牛市,散戶也正享受這波回升行情。而與此同時,被稱為“聰明錢”的機構投資者則基本按兵不動。
面對評級機構穆迪的下調行動,華爾街多數策略師周一并未表現出過多擔憂,反而建議客戶繼續逢低布局股票。摩根士丹利策略師Michael Wilson稱,穆迪評級下調引發的股市回調正是買入美股的機會,因為中美之間達成關稅休戰協議后,經濟衰退的風險已經降低。匯豐控股(HSBC)多資產策略主管Max Kettner也表示,他的團隊將任何風險資產的下跌視為加碼投資的機會。
Clough Capital Partners首席執行官兼投資經理Vincent Lorusso則認為,
“在通脹下行、企業與消費者資產負債表依然健康的背景下,散戶正做出直覺上正確的選擇,將資本配置到風險調整后回報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他們足夠敏銳,能夠識別出這些投資機會。”
根據摩根大通的數據,周一散戶在個股上的買入力度達25億美元,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買入規模為15億美元。其中,特斯拉和Palantir最受青睞,分別吸引6.75億美元和4.39億美元的凈流入。此外,散戶也積極增持比特幣相關ETF,但對英偉達(Nvidia)則繼續減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