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城管綜合行政執法局重點站區分局朝陽站地區執法大隊劉暢
執法領域翻譯官 旅客身邊貼心人
下月起,中國“免簽朋友圈”將再次擴容。在入境游日益火爆的當下,作為展示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北京市重點站區有著一支精通多語種的外語專業青年人才隊伍,他們遍布“七站兩場”,為外國賓客提供英語、德語、俄語、韓語等多語種服務,38歲的劉暢就是其中一員。作為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重點站區分局朝陽站地區執法大隊的一員,畢業于外交學院國際關系專業的劉暢擁有研究生學歷,英語專業八級的扎實功底,讓她在與外國旅客溝通時游刃有余,被同事們稱為站區里行走的“雙語菜單”。憑借出色的英語能力和專業的執法素養,劉暢已經成為旅客身邊的貼心人、執法領域的“多面手”。
隨著中國過境免簽國家的不斷增加,北京朝陽站里的外國人面孔多了起來。“其實,外國旅客喜歡獨立解決問題,自己看標識、查地圖,輕易不發問。”因此在站內巡視時,劉暢每每看到迷茫、駐足的外國旅客,都會主動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助。
2023年8月的一個晚上,劉暢在站區東廣場發現了兩名攜帶大件行李的俄羅斯旅客,他們正在為尋找合適的賓館發愁。劉暢主動上前詢問,得知他們希望在火車站附近找到價格五六百元一晚的賓館。當時已是22點多了,劉暢立刻掏出手機用地圖搜索,之后逐個打電話聯系周邊能接待外賓的酒店,詢問房型、價格和房源情況。由于旅客手機沒有網絡,劉暢還分享自己的熱點,協助他們完成預訂。最后,她還貼心地為旅客叫了網約車,將他們安全送上車。
今年春運期間的一天,正在站區巡查的劉暢被出租車調度站調度員著急地喊了過去:“您快給翻譯翻譯,他們這么多行李,得打好幾輛車。”劉暢趕到現場才發現,有4位外國人帶著兩名孩子,拖著12個大行李箱,正在調度站發愁。他們準備從北京朝陽站前往首都機場,由于行李數量太多,需要安排多輛出租車,可調度員英語水平有限,無法向旅客解釋清楚。
劉暢用英語耐心地與旅客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并向司機解釋情況。協調各方意見后,她成功為旅客安排了三輛出租車,并將行李箱全部放置在車中,為旅客節省了經濟成本。這些經歷不僅讓外國旅客感受到了中國的熱情與友好,也讓劉暢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
除了在服務旅客方面表現出色,劉暢在執法工作中也發揮著自己的外語特長。2022年1月1日起,《北京市國際交往語言環境建設條例》正式實施。北京市開展了外語標識專項檢查,作為北京朝陽站大隊的一員,劉暢憑借英語特長積極參與其中。
巡查朝陽站區的外語標識是個細致活兒,大到地上的彩虹地貼,小到電扶梯扶手下一個小小應急按鈕,甚至是分類垃圾桶上的英文標識都要仔細檢查。專項檢查中她發現了諸如站區指示牌中的志愿服務volunteersentry的拼寫錯誤,應改為volunteerservice及電梯elevator中的字母e脫落等多處問題,并第一時間上報,同時指導相關部門進行修改。在檢查過程中,她還總結出外語標識常見的錯誤類型,如拼寫錯誤、語義表達不準確、該設未設外語標識等。
北京市城管部門承擔著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的執法檢查的職責,劉暢在對北京市外語標識相關文件進行深入研究后,精心制作了《公共場所外語標識執法分享》課件。憑借這份課件,她被市城管執法局選為兼職教員。開展外語標識執法分享,向同事講解執法業務知識……在她的努力下,朝陽站區在主動開展外語標識檢查、推動落實和宣傳方面形成了特色。
從為外國旅客提供暖心的幫助到對站區外語標識進行專項檢查,再到制作課件成為市城管執法局兼職教員,劉暢的出色表現只是北京市重點站區管委會打造多語種服務體系的一個縮影。重點站區這支外語專業青年人才隊伍的跨界不僅是專業能力的延伸,更折射出首都窗口服務人員的多元價值。語言特長與服務溫度兼具,城市治理的精細化與國際化便有了最生動的注腳。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重點站區管委會了解到,接下來,市重點站區還將開展“旅客身邊人”青春站城計劃,與市教委、團市委、各高校聯動,搭建大中院校學生社會實踐平臺,吸納更多有外語專業技能的人員,在春運、暑運等客流高峰期開展流動問詢和引導,提供多語種服務,彰顯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人文關懷。
(北京青年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