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網絡視頻顯示,一架沙漠迷彩的蘇-34戰機正在試飛,據推測這是阿爾及利亞空軍訂購的飛機。而在今年4月,就有衛星照片顯示,一架蘇-35戰機運抵阿爾及利亞。
另外,在今年2月份的印度航展上,俄羅斯方面透露,阿爾及利亞已經成為蘇-57E的第一個外國客戶。再加上阿爾及利亞空軍已經裝備的蘇-30MKA,阿爾及利亞即將湊齊4款俄軍最先進的蘇霍伊戰機,除了俄羅斯空天軍,堪稱全球獨一份。
阿爾及利亞位于北非,人口不到5000萬,人均GDP不到6000美元,只有中國的一半,從數據來看,阿爾及利亞的經濟實力并不是很強,而且已經訂購了75架蘇-30MKA,能擁有這么多雙發重型多用途戰斗機,在全球也不多見,為什么還要買另外三種飛機?這說明,蘇-30MKA已經無法滿足阿爾及利亞的需求了。
阿爾及利亞的領土面積太大了,足有238萬平方公里,南北跨度將近2000公里,東西最寬1800公里,和印度差不多大。但和印度全國基本都宜居不同,阿爾及利亞只有北部沿海山區有降水、有耕地,往南90%的國土基本都是撒哈拉大沙漠,難以大規模駐軍,一旦南方有事,比如在西撒哈拉跟摩洛哥開片,或者在西非跟法國開干,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北方沿海派戰機空中支援,所以阿爾及利亞空軍的戰機,無論是空優機型和對地機型,航程必須都要大。
阿爾及利亞在21世紀初向俄羅斯求購戰機時,蘇-34還遠未成熟,蘇-35剛剛立項,蘇-57更是連個PPT都沒有,只有給印度研制的蘇-30MKI是現成的,航程載彈量都比較大,還裝備了無源相控陣雷達,能夠對抗摩洛哥的F-16C/D,所以阿爾及利亞就買了蘇-30。實際上,蘇-30MKI實際是側衛家族航程最小的,機動性也很差,甚至不如基本型號的蘇-27。
相比于蘇-27基本型,蘇-30MKI增加了一個座位,一對鴨翼和一對推力矢量噴管,再加上大量新增的電子設備,導致空重暴增至20噸,比蘇-27重了三噸半,阻力也大增,內油卻減少了,因此航程較蘇-27基本型明顯下降。相比之下,蘇-35的空重雖然也比蘇-27增加了2噸,但取消了機背減速板,讓蘇-35的內油猛增到11.5噸,航程基本和蘇-27保持不變,比蘇-30MKI高了20%!
而如果讓蘇-30MKI跟蘇-34比航程載彈量,那差距就更嚇人了:蘇-30MKI最大起飛重量34噸,空重20噸,油彈最大總重14噸;蘇-34最大起飛重量45噸,空重22.5噸,油彈最大總重22.5噸。也就是說,同樣掛彈8噸,蘇-34航程是蘇-30的2倍!而同樣加滿燃油,蘇-34的載彈量是蘇-30的2倍!你說這差距大不大?
所以當蘇-34和蘇-35成熟之后,阿爾及利亞就盯上了它們,2019年就跟俄羅斯開始談合同。但后來蘇-57慢慢成熟了,所以到2022年初,阿爾及利亞又變卦了,想一步到位直接買蘇-57E,然后俄烏沖突就爆發了……
戰爭期間,蘇-34損失較大,必須優先供應俄軍;蘇-57因為遭受制裁,量產也受到了影響,所以這筆買賣一耽擱就是好幾年。眼看死對頭摩洛哥空軍的F-16都要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了,阿爾及利亞急了,只好退而求其次,先買點蘇-35。正好埃及的蘇-35大單黃了,飛機都造出來了,阿爾及利亞接手的話,立等可取。
阿爾及利亞接手這批蘇-35,可是解了俄羅斯的大急,因為俄烏沖突把俄制武器的口碑都打臭了,俄制武器的傳統客戶紛紛跑路,比如印度計劃將蘇-30MKI的雷達全換成以色列的,越南甚至直接打算用美制F-16替換本國的蘇-30。放眼全球,唯一能買俄制戰機的國家,除了伊朗,也就剩下阿爾及利亞了。而如果再考慮伊朗有向西方妥協的趨勢,那阿爾及利亞就成了俄制戰機出口的唯一稻草。之前俄羅斯賣給阿爾及利亞的米格-29,因為用蘇聯庫存機體以舊充新,慘遭阿爾及利亞退貨,所以希望俄羅斯能夠提高售后服務,保住這個大客戶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