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許多患者頂著一張大紅臉,邊走邊撓,有時還伴隨細小脫屑,焦慮地來到皮膚科詢問:
“醫生,我的臉怎么了?是過敏了嗎?”
“一涂保濕霜就扎的疼,咋辦呢?”
“哎呀,癢死我了!”
每當季節交替時,許多人面臨著這樣的不適,有些甚至影響社交及正常生活。
不要慌~不要慌~咱醫生說了,這其實是一種皮膚的亞健康狀態,尤其在天氣暖和的春夏交替時容易出現。
皮膚通紅干燥 ≠ 過敏?
?先學會辨別關鍵信號!
當皮膚出現泛紅、緊繃、脫屑時,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過敏了”。
但事實上,皮膚角質層嚴重缺水同樣會導致類似表現,二者可通過以下特征初步辨別:
皮膚缺水:表現為持續性均勻潮紅,伴隨干燥緊繃、細紋明顯,遇冷熱/摩擦易發紅;
過敏反應:表現為突發性片狀紅斑、邊界不規則,往往伴隨劇烈瘙癢、灼熱感、起疹或水皰,常接觸特定物質后快速發作。
涂保濕霜刺痛?
?這是皮膚發出的“求救信號”!
刺痛≠過敏。當皮膚屏障嚴重受損時(如角質層脫落、細胞間脂質流失),神經末梢直接暴露在外界刺激下。此時接觸保濕霜中的成分時可能觸發瞬時刺痛感,這其實是屏障功能崩潰的警報。
刺痛反應的三個程度:
?10秒:短暫蟄刺感(受損神經反應)
?10秒-1分鐘:持續灼熱(成分滲透刺激)
?超過2分鐘:紅腫加重(可能為過敏或產品不耐受)。
急救三步法:
?科學修復受損屏障!
第一步:暫停刺激源
停用含酒精、香精、酸性成分(如果酸、VC)的產品。避免化妝及過度清潔(改用37℃清水潔面),推薦物理防曬。
第二步:濕敷鎮靜
將冷藏的“生理鹽水”浸透醫用紗布,濕敷5分鐘/次,每日2次。
第三步:選擇“醫用修復型”保濕霜
關鍵成分:神經酰胺(補充細胞間脂質);天然保濕因子(尿素、乳酸鈉)。
推薦使用手法:取1顆黃豆大小,掌心搓勻后輕壓上臉,避免摩擦。
特殊人群護理要點(孕婦/嬰幼兒)
孕婦:避免含視黃醇、水楊酸及其衍生物成分,優先選擇通過無致畸認證的醫用敷料。
嬰幼兒:選用嬰幼兒專用的皮膚修復產品,避免礦脂類封閉性過強的產品。
這些情況請立即就醫!
● 刺痛持續超過48小時
● 出現滲出性黃色結痂
● 伴隨發熱或眼部腫脹
● 嬰幼兒持續哭鬧、抓撓
仔仔小課堂:
修復皮膚屏障需要4-6周,切勿頻繁更換護膚品。每日飲水量不少于30ml/kg。通過系統修復,大部分缺水型敏感可在4周內得到顯著改善。
記住:當皮膚發出“刺痛”信號時,需要的不是盲目更換產品,而是選對方法,給足時間和耐心,重建健康的皮膚屏障。
來源:西北婦女兒童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