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A股今天又活過來了!
尤其是大消費板塊成為領漲主力,美容護理+3.09%、珠寶首飾+4.31%、家用輕工+3.42%、生物制品+3.28%,四大行業漲幅超過3%。
大消費領漲的動力來自兩個信息——
第一個,降息。
央行公布消息,2025年5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00%,5年期以上LPR為3.50%,均較前期下調10個基點。
部分銀行的降息幅度更大,比如招行和四大行的最新定期三個月期、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均下調15個基點,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下調25個基點。
降息有利于促進消費和投資,這是毫無疑問的。
第二個,4月份消費數據超預期。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174億元,同比增長5.1%,環比增長0.24%。
本來4月關稅戰爆發后,出口遇阻,股市下跌,市場對“消費降級”的悲觀預期是比較“濃”的。
如今數據出來,竟然還環比上漲了0.24%,肯定是“大超預期”。
我們細看一下這份4月消費數據:
幾個結論:
1,分化嚴重,消費降級的趨勢還是存在的。
對比1-4月和4月數據,環比負增長的行業有——
高檔餐飲(4.4→3.7)、煙酒(5.8→4.0)、服裝(3.1→2.2)、體育娛樂用品(24.9→23.3)、通訊器材(25.4→19.9)、石油及制品(-1.4→-5.7)。
這就是白酒、電子、能源等行業漲不起來的基本面掣肘。
2,亮點在于結構性的消費擴張,部分行業環比大幅增長——
化妝品(4.0→7.2)、金銀珠寶(10.4→25.3)、文化辦公用品(24.4→33.5)、家用電器(23.9→38.8)、家具(20.2→26.9)、建筑裝潢材料(2.3→9.7)、飲料(0.3→2.9)、中西藥品(2.2→2.6)。
以上這些基本面數據出色的行業,跟今天領漲的板塊美容護理、珠寶首飾、家用輕工、生物制品、食品飲料等,基本一致。
上周的文章,《中美關稅會談后,科技股崩了!但一批美容股卻悄悄翻倍,發生了什么?》,已經深入分析過美容板塊的上漲邏輯和龍頭基本面。
今天,我們分析一下珠寶首飾板塊。
跟美容板塊類似,珠寶板塊自去年924行情啟動以來,到今年5月份已經創出了新高,妥妥的結構性牛市。
另一個相似點在于,傳統行業龍頭深陷低迷。
美容板塊中愛美客、華熙生物等老龍頭跌跌不休,珠寶板塊里傳統的四大龍頭也是艱難掙扎。
過去一年,老鳳祥-34.58%、中國黃金-23.01%、深中華A-12.05%、周大生-4.50%。
領漲的是一批珠寶新勢力:潮宏基+100.71%、曼卡龍+73.79%、飛亞達+34.26%、萊紳通靈+26.10%。
單看近一個月的漲幅,這4只股票也是遙遙領先:潮宏基+30.10%、曼卡龍+59.24%、飛亞達+25.72%、萊紳通靈+30.93%。
那么這4只股票,含金量如何呢?
我們分別看一下——
1,潮宏基。
按2025年Q1的業績,公司營收22.52億元,同比增長25.36%,凈利潤1.89億元,同比增長44.38%。
相當靚麗。
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產品創新,通過迎合“國潮復興”的消費趨勢,推出了一系列彰顯東方美學的新款御青瓷、故宮、繁花等系列產品。
這類產品設計精美繁復,一來溢價能力更強,二來也更受年輕消費者的歡迎,得以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潮宏基去年的業績還很爛,今年之所以迎來了大反轉,主要是去年四季度開始,積極抄老鋪黃金作業的成果。
眾所周知,老鋪黃金去年四季度在港股上市,然后股價迅速崛起,半年時間漲幅超過10倍,是今年港股消費板塊的當紅炸子雞之一。
老鋪黃金號稱“黃金行業中的真·奢侈品”,主打“古法工藝+非遺技藝”,不僅產品均價遠高于同期市場金價,還引發了排隊銷售風潮。
去年四季度開始,潮宏基就積極學習老鋪黃金,推出一系列宮廷美學設計的黃金產品,銷量到今年一季度便迎來了大幅增長。
如果說,零跑是“半價理想”,那么潮宏基就是老鋪黃金的“A股平替”。
2,曼卡龍。
曼卡龍的業績比潮宏基更穩,潮宏基過去幾年的業績波動是比較大的,而曼卡龍已經連續4年實現營收20%左右的增長了。
今年Q1的數據,公司實現營收7.14億元,同比增長42.87%,凈利潤0.43億元,同比增長33.52%。
曼卡龍的規模相對較小,至今線下零售網絡中,浙江省內的占比仍在四分之三以上。
但它的優勢在于電商渠道,線上營收占比高達54.82%,對年輕消費者的營銷能力要更強。
3,飛亞達。
飛亞達近年業績并不好,已經連續5個季度負增長。
今年Q1的數據,公司實現營收9.24億元,同比-13.23%,凈利潤0.45億元,同比-39.99%。
業績這么爛,為啥還漲得不錯呢?
其實,作為一只老牌奢侈品股,飛亞達的長期業績是很平庸的,它的自有品牌飛亞達手表賣的不怎么樣。
飛亞達的核心營收來源其實是它的代理業務,旗下的“亨得利世界名表中心”是全國TOP2的進口手表代理商。
不過,眾所周知,近年來消費降級+智能手表在年輕人中更受青睞,傳統手表已經漸漸不吃香了。
因此,飛亞達單看基本面,是沒啥看頭的。
近期股價的暴漲,更多跟其嘗試轉型的傳聞有關,類似發展低空經濟、手術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的詢問充斥著投資者互動平臺。
也就是說,這純粹是一只被炒上去的“妖股”。
4,萊紳通靈。
萊紳通靈去年以前的業績比飛亞達更差,連續7個季度負增長,6個季度虧損。
不過,跟飛亞達不同的是,它今年實現了業績大反轉。
今年Q1的數據,公司實現營收3.71億元,同比+53.20%,凈利潤0.28億元,同比+251.05%。
萊紳通靈的翻身,跟潮宏基和曼卡龍有類似之處。
公司2022年的時候,鉆石飾品占比還高達90.62%,翡翠飾品占比4.69%,而黃金飾品占比僅2.92%。
大家都知道,這幾年鉆石市場被培育鉆沖擊的有多厲害,價格堪稱“飛流直下三千尺”,萊紳通靈也是被折磨的死去活來。
經歷了兩年的轉型,到2024年,公司的營收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鉆石飾品占比已下降到48.36%,黃金飾品大幅提升至40.20%,躍升至第二位。
按這個速度,今年黃金營收占比就將提升至第一位了。
公司2024年下半年推出“傳世金”系列產品,疊加王室IP品牌定位和網紅線上營銷,線上營收占比從零大幅提升至29.39%。
可以說,萊紳通靈近兩年的業務變化是脫胎換骨的。
左手學老鋪黃金、潮宏基,聚焦古法黃金賽道,右手學曼卡龍,大力拓展線上營銷渠道,贏得年輕人的青睞。
整體來看,珠寶行業領漲的四大龍頭中,至少有三個是貨真價實的。
潮宏基、曼卡龍、萊紳通靈這批珠寶新勢力,已經跟傳統的老鳳祥、中國黃金們漸漸走上了不一樣的道路。
傳統的黃金珠寶商,名為奢侈品,但其實毛利率極低,僅僅是個簡單的渠道商角色,溢價能力很低。
像老鳳祥,毛利率僅僅9.06%,中國黃金更是只有5.65%。
反觀珠寶新勢力們,潮宏基的毛利率22.93%,曼卡龍15.73%,萊紳通靈40.97%(黃金業務18.20%),比傳統龍頭高出了一大截。
這是中國消費轉型大潮下,值得持續關注的一批新生代龍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