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魏廣寶 通訊員 陳麗/文圖
近年來,新野縣人民法院聚焦司法服務、提質降本、善意執行和破產重整,讓法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2025年1-4月,該院涉企案件小額適用率69.21%,涉企案件平均審理用時縮短至16.13天,分別位居全市第一、第二。
聚焦司法服務,打好司法為民“組合拳”。創新開展“四進企業工作法”,堅持普法教育進企業、風險評估進企業、巡回審判進企業、延伸服務進企業,2024年以來開展入企普法600余人次,幫助企業化解涉法涉訴問題53個。聚焦縣域重點產業,聯合行業協會,構建“法院+行業”聯動解紛網絡,邀請行業專家、監管單位代表、企業主管等共同座談“會診”,協同推進涉企糾紛源頭解決。攜手縣消費者協會,構建消費糾紛多元化解模式,合力化解涉消費者權益保護糾紛案件。建立消費“綠標簽”制度,對產品質量、老年及未成年人消費保護等涉消費案件實行優先立案、審理和執行,縮短維權周期。
聚焦提效降本,畫好實質解紛“同心圓”。采用“繁簡分流+專業審判”模式,組建買賣、建工、金融等6類涉企專業化審判團隊,實現“簡案速裁、類案專審、難案精審”,涉企案件簡易程序適用率96.55%,平均審理周期縮短至16.2天。加強涉企糾紛全流程調解,訴前配合綜治中心、訴中聯合商會組織、判后配合上級法院、執行集合審執力量開展釋法說理,推動60.84%的涉企案件以調撤方式結案。用好“新視云庭審系統”和“河南網上庭審系統”,經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申請,引導雙方使用線上系統進行舉證質證、開庭審理,為出行不便、地區偏遠等特殊群體開庭提供便利。
聚焦善意執行,點亮護航企業“長明燈”。在落實“兩提示一敦促”機制基礎上,對言辭抗拒、態度惡劣、拒絕履行生效裁判文書的當事人等進行拒執風險提示,敦促義務人主動履行生效判決確定的義務。常態化開展“護企暖心”“小標的案件集中執行”專項行動,2024年以來共執行到位金額2.1億元,全力兌現勝訴權益。堅持善意文明執行,對確有困難的企業和個人,多做辨法析理,慎用強制措施,執行和解841件。建立失信企業臺賬,定期電話回訪或實地走訪,做好失信后信譽修復政策宣講,幫助32家企業完成失信修復,助力企業重塑信用、輕裝發展。
聚焦破產重整,開好困境企業“治病方”。對涉執企業終本案件進行梳理,建立“擬執轉破案件庫”,引導經營困難企業進入破產程序,重點圍繞破產原因、有無重生可能、是否具備拯救價值三個關鍵因素,精準識別出具有重整價值和拯救可能的困境企業。構建“拯救型”破產審判機制,通過和解重整,讓“尚有發展潛力,暫時處于困難期的企業”浴火重生,對確實不具有救治價值或救治無望的企業,加快企業出清,充分釋放生產要素,促進市場資源高效配置。2025年破產案件審理用時70天,債權回收率65.23%,破產審判工作居全市法院前列。
【編審:趙勇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