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在家弄雞,按照網上的教學先焯水,結果雞肉吃了跟木頭似的,沒啥味道;要不就是我懶得折騰,直接扔鍋里燉,湯面上漂著一層黑乎乎的東西,一喝瞬間皺眉哈!
我媽那鍋雞,一點都不腥也不柴,連水都沒焯,她這手藝到底是哪個祖宗傳下來的?。?/p>
我趕緊找了個小凳子坐在廚房里偷學,結果才明白,咱家燉雞的絕技是“三浸兩炒一熬慢”。
做炒雞的絕佳方法。
第一步:雞塊洗澡,血水溜得飛快!
挑雞可不是隨便的事啊!燉湯最好選那種剛宰的三黃雞或者土雞,肉嫩得很,不會干巴巴的,攤主還會幫你剁得跟麻將一樣大,回家直接下鍋煮,不用泡水!
把雞塊扔進大碗里,撒上兩勺面粉,然后倒點溫水,就像洗衣服似的,拼命搓個三分鐘!
面粉可以把血水和臟東西捉得死死的,搓完后沖三遍清水,那雞塊白白嫩嫩、透亮得像新洗的襪子,腥味蹦跶去一半!
3、鹽水泡一泡:洗干凈了的雞塊兒放1勺鹽、1勺料酒,再加點兒清水把它淹沒,泡上20分鐘(血水自己就出來了,比那焯水更保鮮嫩)。
小建議:浸泡過雞的鹽水可別急著揮手說再見噢!
等水靜靜地躺一會兒,撈出上面的清水來燉湯,味道瞬間飛起來!
第二步:先腌好,再炒,肉香就不會跑了!
調料的神秘配方:先把水分都瀝干的雞塊放進砂鍋里,扔進去三片姜、兩段蔥白,再來一勺米酒(沒米酒就用黃酒),最后撒些白胡椒粉,攪一攪腌上個十五分鐘。
鍋里滴上點油,扔進去8顆冰糖,用小火慢慢攪和,看到那色兒變得琥珀琥珀的,趕緊把腌好的雞塊給倒進去!腌料可別忘了留著哦!
來個大火猛炒兩分鐘,把這菜折騰得飛起來!
雞皮炸到酥脆、油水直流,香味能把鄰居的鼻子都勾過來!
3、撒料后炸香:把泡好的干香菇(連水一起),紅棗和黨參切片扒到鍋里,跟雞肉一塊兒翻炒出香氣,接著倒上腌制的汁,再加點熱水,讓食材泡得高高的。
必須得弄點熱水,不然就像吃了生雞蛋一樣??!
冷水一來,雞肉就像見了鬼,縮得跟個干子似的,湯也變得稀得能喝水。
第三步:小火煲著,整個屋子都香得像個大廚房!
火猛的時候先讓它熱一點,再慢慢燜:湯一開就把泡沫撇了,調到最小火,砂鍋蓋稍微開個縫兒(這樣不容易溢出,還能去腥),悶上40分鐘。
等你燉了半小時,再把山藥塊和玉米段扔進去,別提前放,否則它們就跟黃豆似的爛得一塌糊涂!然后繼續悶十分鐘,嘿嘿!
3、最后五分鐘別忘了給鍋里加點鹽,再丟幾顆枸杞進去,其他調料統統不許上場!
喝的就是那種純粹到讓你想跳舞的爽!
一打開鍋蓋,廚房瞬間成了香味轟炸區,雞肉輕輕一夾就掉了骨頭,湯面上漂著金黃的油花,喝上一口從喉嚨里一直暖到肚子。
我老媽悄悄地在鍋底藏了幾塊糯米糍芋頭,吸滿雞湯的味道,比肉還受歡迎呢!
老媽悄悄嘀咕:這些雷區千萬別去踩!
焯水毀所有:開水一燙,雞肉表面立刻收縮,血水鎖在里面,越燉越腥
胡亂加調料:八角和桂皮搶風頭,燉雞只要姜、蔥、米酒這三位“去腥高手”就行!
中途倒涼水:熱擴冷縮讓肉變得像石頭一樣,湯也沒滋味,得一次性加足熱水才行!
上周的那鍋雞,家里人連湯汁都不放過,全都哄搶得干干凈凈。姐夫還打趣說:“媽,您要不弄個燉雞攤,我天天光顧!”
其實呀,這味道可不是從香料罐子里蹦出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