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20年,還你10個南德集團!”“把喜馬拉雅山炸開50公里,讓西藏變江南!”
真的很難相信,這是牟其中上世紀九十年代就提出來的想法。
但提到他人們首先想起來的是“中國首騙”,因為他時不時就會說一些很不切實際的想法,但大家又很難分辨真假。
不過他也做出過一些很偉大的舉動,就比如說用罐頭換飛機,僅用300塊錢成立公司。
但是因為經營的不咋樣,導致三次入獄,最后一次從監獄出來的時候他已經76歲了。
所以他傳奇的經歷都有哪些呢?出獄后的他怎樣了?
1974年的重慶萬縣看守所,鐵窗內透進的微光映著石板上歪斜的字跡。
三十三歲的鍋爐工牟其中正用半截鉛筆頭刻寫《中國向何處去》,看守的呵斥聲驚得他手一抖,鉛筆芯斷在泛黃的紙面上。
這個只有初中文憑的工人不會想到,二十年后自己會站在北京長安街的寫字樓里,用罐頭換回四架圖-154客機,更不會料到余生將在鐵窗內外三進三出。
那列從萬縣開往北京的綠皮火車,載著改變牟其中命運的契機。
1989年深秋,他攥著竹編工藝品樣品擠在硬座車廂,鄰座河南商人隨口提及蘇聯要賣飛機。
這個消息像道閃電劈開他混沌的商海,牟其中猛然想起兩年前倒賣500只山羊的空手套白狼手法.
當時他靠預收武漢肉聯廠貨款,賒購農民山羊轉手倒賣,凈賺800元。此刻,更大的賭局在腦海中成型。
北京友誼賓館的談判持續了整整三個月,蘇聯航空局的代表看著面前這個操著川普的中國人,始終不明白為何要用罐頭換飛機。
牟其中卻算得清楚:蘇聯解體前夜,輕工業品缺口高達數十億美元,而中國民航局正為買飛機發愁。
他像臺精密計算器,把中蘇兩國的供需錯位算得清清楚楚,甚至預見到四川航空將用圖-154替換老舊運七機隊的迫切。
當四架銀白色客機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時,牟其中在倉庫里堆滿了500車皮罐頭、火腿腸和暖水瓶。
這筆以物易物的交易讓他凈賺1.6億,相當于當時中國外匯儲備的千分之一。
川航白撿四架新飛機,蘇聯人抱著罐頭喜笑顏開,唯有牟其中在慶功宴上摔碎酒杯:"這才剛開始!"
狂飆突進的八十年代末,牟其中在商業版圖上畫出更大膽的線條。
1993年,他在莫斯科拜科努爾發射場目睹"航向1號"衛星升空,這是人類首次由民營企業發射衛星。
兩年后,"航向2號"緊隨其后,南德集團的小報宣稱衛星租賃將帶來每年4440萬美元收入。
但鮮有人知,為退還無錫公司股權,牟其中不得不以1450萬美元賤賣衛星股權,實際虧損超2.5億人民幣。
真正讓牟其中封神的,是1997年那場改變青藏高原命運的豪賭。
在馮小剛的飯局上,他端著二鍋頭描繪藍圖:"把喜馬拉雅山炸開50公里缺口,印度洋暖濕氣流能讓西北變江南!"
這個被科學家證偽的狂想,竟拉來2億投資。更荒誕的是,他宣稱要造運算速度超10億次的芯片,而當時中國"銀河"計算機工程師都未聽聞此等技術。
命運總在巔峰時翻轉,1999年元旦,牟其中在首都機場被便衣按住,罪名是信用證詐騙6.2億。
獄中他把牢房變成商學院,用蟑螂盒制造"挖地道"假象吸引警衛,實則用17份報紙分析市場經濟。
當外界以為他終將老死獄中時,2016年76歲的牟其中走出監獄大門,發現北京門頭溝的264套職工宿舍已值10億,這些90年代的房產,隨房價飆升成了意外之財。
出獄后的牟其中像臺永不停機的機器。他注冊新公司,認繳1億資本,在PPT上畫滿"一帶一路""天河工程"的宏圖。
秘書夏宗偉端來降壓藥時,總能看到他在衛星圖上計算炸藥當量,或是研究如何把老撾變成"中國后花園"。
有投資人慕名而來,聽他暢談"用區塊鏈重構滿洲里貿易",出門便搖頭:"還是三十年前的套路。"
如今,84歲的牟其中仍住在南德集團舊址,書房墻上掛著1994年《福布斯》榜單,他位居中國內地富豪第四。
書桌上攤著未完成的《中國如何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字跡工整如刀刻。
當記者問及"首騙"罵名,他突然起身推開窗戶,指著遠處CBD的玻璃幕墻:"看見那些樓了嗎?二十年前我說要在那蓋中國第一高樓,他們都當我瘋子?,F在呢?"
暮色中,老人佝僂的背影與玻璃墻上的倒影重疊,仿佛看見1974年那個在鐵窗下刻寫萬字文的青年。
歷史總在輪回,當馬斯克的火箭劃破佛羅里達夜空時,有人想起三十年前有個中國商人,曾在西伯利亞凍土上埋下發射衛星的夢想。
或許正如牟其中自傳扉頁所寫:"我的鐘表比時代快了二十年。"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