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直新聞報道,印度方面表示,將重新部署退伍軍人至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擔任安全警衛。印度與巴基斯坦達成停火協議,結束了雙方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沖突。印度方面稱,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政府通過了一項“動員退伍軍人保護聯邦領土關鍵基礎設施提案”。約4000名退伍軍人被“確認”為非戰斗志愿者,其中435人合法持有個人武器。印度政府表示,此舉將“顯著增強應對局部安全局勢的能力”。退伍軍人將擔任“固定哨位警衛”角色,專注于“通過存在感實現威懾,并開展地方協調工作”。
印度士兵(資料圖)
目前,印度全國范圍內的慶祝活動還在繼續,印軍也沒有從失敗陰影中走出,這個時候再挑起沖突顯然不合時宜。盡管挑起沖突不合時宜,但是印度還是在不斷地向克什米爾一線增兵,不斷地強化一線控制,營造一種隨時可以動武的氛圍。對于莫迪政府而言,他想要的就是政治選舉需要,兵力等調整都是因國內政局變化而調整。突然增兵動因復雜,印度始終不愿意放下炒作克什米爾話題,襲擾式攻擊將成常態。
分析認為,印度現在處于矛盾階段,想成為一流大國,但實力卻不允許,一面希望引入美國等域外國家制衡中國,另一方面又希望堅持自己的獨立自主。印度不喜歡不等于別的國家不喜歡,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的一帶一路政策,受到了除印度以外周邊國家,如巴基斯坦、緬甸、孟加拉國、尼泊爾等的擁護。此前孟加拉國已經對我國進行了友好國事訪問,雙方明確以建交50周年為契機,推動中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進一步提升,并在推動高質量“一帶一路”建設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莫迪(資料圖)
如今印度在停火后不久就有這樣動作,可能會讓國際社會對其和平誠意產生質疑。如果因此導致印巴局勢再次緊張,印度可能會面臨更大國際輿論壓力。印度向印控克什米爾“增兵”這一事件,實則是地緣政治、國內政治等多種因素交織下的復雜產物。這一舉動不僅考驗著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剛剛建立起來的脆弱和平,也對南亞地區的穩定與發展帶來新不確定性。未來,印巴雙方能否通過對話與協商,妥善解決克什米爾爭端,讓這片飽經戰火的土地真正迎來和平,國際社會正拭目以待。
就在這時,據塔斯社報道,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出席“文化無疆界”外交俱樂部的一場活動時表示,西方國家希望能夠挑起印度和中國之間的對抗。拉夫羅夫說:“要注意亞太地區當前的發展,西方國家開始將該地區稱為印度-太平洋地區,并其政策具有明顯的反華傾向。他們希望希望借此進一步離間印度和中國這兩個我們偉大的朋友和鄰居。”“這就是普京總統最近又強調過的(西方的)政策——‘分而化之’。”拉夫羅夫補充道。
特朗普(資料圖)
拉夫羅夫會有這樣的感慨,或許也和當前的國際局勢有關,隨著印巴新一輪交鋒的結束,雙方雖然停火了,但根源上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未來仍然存在發生潛在沖突的可能性。
而中國作為印巴兩國的鄰居,既要維持與兩國的正常關系,又要確保地區局勢的總體穩定。
至于印度,在跟巴基斯坦的對峙中,并沒有討到半分便宜,那么為了抑制國內洶涌的民粹情緒,同時轉移國內矛盾,不排除莫迪會換個方向故技重施。
此前報道還稱,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的沖突發生后,中國明確表示會一如既往支持巴基斯坦捍衛主權和打擊恐怖主義,同時呼吁雙方談判解決并保持克制。這原本是中立公正的表態,被印度媒體加以扭曲解讀;又因為印度空軍在這次戰役中損失很大,且巴基斯坦使用的是中國武器,自然有輿論移花接木轉移仇恨到中國。拉夫羅夫的言論或提醒了一件事:最近一連串事情不是偶然發生的,背后或許都西方的參與讓中國和印度在某些關鍵利益上出現對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