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為國家的政治經濟中心,一直都是很多考生的心之所向。并且,北京也是全國的教育中心,擁有多所實力強勁的好大學。如,北京理工大學。在軟科發布的2025中國大學排名中,北理工位居全國第13位,北京市第4,妥妥的實力派。
北理工的“學霸氣質”,從建校起就埋下伏筆。作為我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行列,首批設立研究生院。特殊的歷史地位和流淌在血脈中的紅色基因,讓這里的學生畢業就肩負著“守護國家信息邊疆”的重任。
在人才培養方面,北理工下足功夫,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模式。學校頂層謀劃,推動人才培養“iSPACE + X 2.0”計劃,實施以大類招生、大類培養、書院制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改革,構建起“價值塑造、知識養成、實踐能力”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從多個維度全方位打造優秀人才。
如今,北理工有著豐富的專業資源,現有在招本科專業71個,其中48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0個北京市級一流專業建設點,還有11個服務國家戰略的新專業,以及18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如此豐富的專業選擇,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專業方向。而且該校開設課程3200+門,61門國家級一流課程,還向社會開放慕課資源超過300門。這么多的課程和優質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空間。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北理工打造了“全鏈條、多協同、凸特色、大平臺”一體化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入選首批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建設單位,首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牽頭建設單位。該校擁有3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1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及工程研究中心,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這些平臺就是學子們的實戰演練場,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能力,積累寶貴的經驗。
如果說人才培養是北理工的“內功”,那么就業保障則是其“外功”。該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位居全國高校前列,約70%的畢業生在國家重點建設行業、重點部門、重點單位和世界500強企業就業。畢業生工作地點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發達城市,工作單位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黨委組織部門選調生、公務員、金融機構、知名互聯網公司等,這就業質量,在全國高校中妥妥的“第一梯隊”。
在北京理工大學,大家會發現“個人理想”和“國家命運”從來不是單選題:造導彈的同學可能同時在研究新能源電池,搞網絡安全的學生也能參與鄉村振興的數字化項目。這種“硬核與溫柔并存”的氣質,正是這所大學最動人的地方。既培養能扛鼎國家重器的“大國工匠”,也孕育懂得用科技溫暖世界的“創新先鋒”。試問,這樣的好大學,誰又能錯過呢?報到就是賺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