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曹竹青
5月17日,2025第七屆中國(日照)散文季啟動。本屆散文季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榮獲魯迅文學獎、駿馬獎等國家級文學大獎的作家來日照采風,名家們走訪了日照世帆賽基地、日照嵐山海上碑、日照茶葉科創示范園、圣谷山茶葉博物館、浮來山、莒州博物館、莒國古城、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五蓮山、天臺山等地,實地感受日照文旅的秀麗景色與豐厚的歷史底蘊。
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穆濤:考察日照的過程中,注重文化內涵的挖掘
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西北大學特聘教授、魯獎獲得者穆濤接受采訪時提到,在堯帝時期,《尚書· 堯典》首次記載了中國對春夏秋冬四季的劃分。古人還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設立了觀測點。其中,東邊的觀測點位置很可能就在山東。從“日照”這個名字的由來,到《山海經》中的記載,都暗示著日照與太陽觀測有著密切關系。在堯帝時期,日照這個區域就已經被納入大中國的版圖,被稱為“東夷”,倘若能夠考證日照就是堯帝時期最早觀測四季變化的所在地,那將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
“這種研究不僅僅局限于科學領域,它更是一個整體性的文化探索。作為作家,我們往往具有跨領域的視角和多元化的職業背景。在考察日照的過程中,我們不僅關注科學發現,更應注重文化內涵的挖掘?!蹦聺龓е恼n題研讀日照。
穆濤認為,近年來,中國日照散文季在散文創作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成為全國范圍內類似項目中做得最好、最持之以恒的典范?;顒油ㄟ^文學的方式,為日照這座城市的社會進步注入了持續的動力,這種堅持在全國范圍內都是獨樹一幟的,效果顯著且不可忽視。
云南省作協副主席潘靈:日照山水相依,充滿了詩情畫意
云南省作協副主席、《邊疆文學》總編輯、駿馬獎獲得者潘靈動情地說,我作為大山之子,從大山中走出,海對我來說一直是遠方的象征。在我們那里,連很小的水塘都被稱為海。云南有許多所謂的“?!保瑢嶋H上只是不大的天然水庫。今天親眼見到真正的大海,日照山水相依,充滿了詩情畫意。這里是劉勰的故鄉,來到這里,不動感情都難,總有種想要抒發自己的沖動。我記得剛到日照時,想起了我的同鄉,著名詩人雷平陽的詩句:“從來沒有如此奢侈過,洗一次臉,我用了一片汪洋。”
潘靈認為,中國的散文與這個地方相輔相成,既是對日照的加冕,日照也配得上一篇優美的散文?!吧⑽木拖褚晃幻琅绻挥忻利惖耐獗恚撬皇莻€繡花枕頭。但如果她有了內涵,那她在我們面前就是一位仙女。日照有文化底蘊,有那種獨特的氣氛。日照的未來不可限量,它必將成為一顆璀璨的海上明珠,向世人展現它的美麗與光芒?!?/p>
黑龍江省作協原副主席阿成:浮來山銀杏樹讓我有了文化上的依靠
黑龍江省作協原副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阿成這次回到山東老家,感覺非常親切:“齊魯大地孕育了悠久的文化和民族傳承。關于日照,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詩集。我會慢慢閱讀,隨時吟唱,欣賞其中的美,并接受它對我的祝福,同時我也將我的祝?;仞伣o它,這種感覺特別美好?!?/p>
駐足在莒縣浮來山近4000年的銀杏樹下,阿來感慨萬千,他表示,作為一個作家,在自己漫長的創作生涯中,沒有寫一寫這棵銀杏樹,需要補上這門很重要的功課?!翱吹竭@棵樹,我覺得自己有了文化上的依靠,我看到了,我才敢寫,我才能寫得好。”
阿來深情地說:“我要歌詠它,把銀杏樹的精神,把銀杏樹茁壯、自信、充滿活力的姿態,傳播給齊魯大地、華夏大地。此次來到故鄉山東,品嘗到日照的茶,我覺得流入心田的,是一種鄉情和一種對我創作的滋潤和澆灌?!?/p>
山西省作協主席李駿虎:從山西晉南到山東日照,文明血脈相連
山西省作協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李駿虎仰望浮來山上近4000年的銀杏樹,從堯帝談到大槐樹,5000年的華夏文明史在此有了具象的呈現。
李駿虎注意到,日照有“堯王醇”酒,他從堯帝的家長山西來,才知堯帝在日照也留下足跡,這證明上古的文明已延伸至海邊??吹浇?000年的銀杏樹,他想起山西洪洞大槐樹,明初洪洞大槐樹移民,祖先們折槐為記,往河南走,往山東走。在日照遙望山西故里,這么多元素都可以佐證中華文明血脈的相連,從山西晉南的臨汾,到山東膠東南的日照,有一個非常完整的呈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