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懂得“陰從陽化”的道理,保養健康就不會出錯
自來水裝進鍋里,下面再加上火,就能變溫熱的熟水、水蒸氣。它是一種有能量的水,人喝了就會覺得脾胃舒服,微微有點汗出,能幫助消化。這就是陰從陽化,如果沒有鍋下的火,生水永遠是生水,變不成熟水、水蒸氣,沒有溫度的水就沒有能量。
人喝水,如果沒有脾陽(火)的轉化,就容易尿多,從小便排出去,這還是好的,萬一排不出去,變成水腫,什么腎積水、關節積液等,陽氣沒辦法變成水蒸氣,來循環周身,只積在某一處形成了積水。
下雨后的大地,如果是平整的地方,太陽一出來,水就干了,但為什么馬路會積水?因為城市基建維持不好,水道堵塞了,那么疏通下水道就能解除積水。人體的“下水道”堵塞了呢,就要疏通下水道用利尿的辦法,比如豬苓散、五苓散等。
還有坑坑洼洼、多有拐彎的地方也容易積水,這時疏下水道也無濟于事,那么環衛工人就會把水掃出來或者用土填平坑洼,然后等太陽出來水就干了,就比如人體的關節、腎盂等也是低洼轉角的地方也容易積水,除了利水還要加上溫陽通絡,讓水有出路,比如真武湯、附子湯等
上焦積水用發汗的麻黃、桂枝,中焦積水用溫中散寒的生姜,茯苓,下焦積水用溫陽的附子、澤瀉,這些都是麻桂姜附都是溫熱的藥,就像大自然的太陽,可以蒸化積水。
那日常保健怎么預防呢?鍋下火小,就不要裝那么多水啊,所以陽氣虛的,不渴就不喝水,因為身體不需要這么多水;要么鍋下加大火,比如曬太陽、三伏羊肉,泡腳,這樣陰從陽化,濕氣是不是自然就變少了?
一個人喝冰水就腹瀉,是無陽不能化陰,全部的水變成尿,水太多不成形就是腹瀉,那么喝熱水就不會,這不就是陰從陽化,把水變成水蒸氣就尿少了嗎?
一個人常年怕冷,喝點涼的就胃脹,那么吃三伏羊肉湯,或者多吃炒菜少吃蒸菜,這么胃就不脹了,這樣是不是說明消化變好了?;蛘呦瘜嵲诓缓糜命c附子理中芄(附子、干姜、人參、炙甘草、白術),不就是在肚子里建中太陽嗎?
所以你多觀察太陽,再結合身體去領悟,健康就會常伴你身邊,因為大自然是大宇宙、身體就是小宇宙,你懂得,就知道怎么養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