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的教育似乎不允許孩子太早養成獨立思考的精神,可偏偏在初中至高中這段時間,學生要去嘗試回答“我是誰”這個核心問題,這本是重要的實踐。但很多父母在教育方面對孩子放心不下,聽說很多家長在孩子處于這個年紀時,仍然會鬼鬼祟祟地翻他們的書包。
并不是說這種做法一定是錯的,畢竟有些孩子不讓人省心,又不愿和家長敞開心扉,家長偷偷翻一翻,也許無傷大雅,可最怕的是家長在這過程中疑神疑鬼,本來沒事,卻非要怪罪到孩子身上。
“女兒變壞了!”書包里翻出了銀色包裝紙,母親的懷疑引發上萬人批評
從初中開始,學生就有了獨立的需求??墒牵绻毩]有經過教導,表現出來就有點像是過分追求標新立異或者我行我素,這樣的學生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家庭里都很吃虧。
而家長們往往仍想把孩子當成小孩來對待,所以就有不少家長隨意亂翻孩子的東西。有的家長壞習慣還不止于此,他們發現問題后,不愿直面問題跟自家孩子談談,而是去詢問網上一些所謂的教育專家,結果遭到了大家的批評。
有一天,這位媽媽等女兒放學回家后,習慣性地去翻她的書包。這一翻可不得了,她立馬態度異常,情緒失控了,說自己的女兒很可能學壞了,因為女兒的書包里有一個看起來非常熟悉的銀色錫紙包裝袋,上面還寫著“由此撕開”四個字。
看樣子應該是設計得很容易撕開的那種。她不禁想,什么樣的東西需要用類似方形的銀色錫紙去包裝,里面還弄了塑料膜呢?這么一想,這位家長立馬陷入了更深的崩潰當中。本來這件事要是解釋清楚了,壓根不會有任何后患。
可偏偏這位媽媽不聽勸,于是一些網友看到解釋無果后,就開始“擺爛”了,直截了當地告訴這位家長:“是的,你的女兒就是變壞了,這是有毒的藥,你滿意了吧?”看到這兒,大家才意識到發生了什么。
其實那個包裝袋無非就是一種奶粉的包裝罷了,只是孩子吃了一袋零食,母親就在這兒多疑。其實最簡單的做法不就是應該正面交流嗎?
家長奇怪的心態,在高中不讓獨立,上了大學卻強迫獨立
不少人通過家長翻書包這一壞習慣,反映出當下部分家長一種奇怪的心態:在高中時,不許孩子有感情,還要剝奪其自由;可一上了大學,卻強迫孩子立馬像天生就會似的無師自通,去交往一個男女朋友,或者把自己未來畢業所需處理的社會關系都處理得明明白白。
但如果家長在初中、高中階段都不教這些,反而是抱著一種懷疑、拒絕溝通的心態去教育孩子,那么孩子只會變得更糟。甚至上了大學,讓其突然處于一個更加寬松的環境當中,他壓根不會從中有所獲益。
連學習的渠道都還沒掌握,只能像沒頭的蒼蠅一樣到處亂撞,最后的結果自然是相當不好的。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當學生在自然成長階段,發現自己應該擁有獨立性時,家長要從控制的狀態轉為目送。
尤其是涉及隱私或特殊情境下的教育,一定要審慎地進行干涉。比如孩子今天突然情緒大變,或者拒絕攜帶書包上學,又或者頻繁在家里更換某樣東西的位置,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就把一切都拍板定下了,這種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傷害大于啟迪作用。
還有一個詞家長們需要了解,叫做非侵入式的關注,把翻書包的行為變成陪孩子一起整理書包、購買文具等日?;顒樱@樣能夠減少侵入的感覺。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