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有消費者連發兩條視頻投訴在來伊份的粽子中吃到帶血的創口貼,粽子購自當地來伊份門店,生產日期為2025年4月2日。
5月12日,來伊份[603777.SH]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全面下架本批次蜜棗粽產品,消費者可選擇就近門店進行退換貨,并可得到相同金額的額外補償,同時公司將對相關問題進行全面調查,后續調查結果會及時向廣大消費者公布。
涉事蜜棗粽的包裝信息顯示,其受委托方為浙江五芳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也許很多人感到不解,為何來伊份不自主生產?
實際上,代工模式在食品行業十分普遍,但品牌方與代工廠之間的品控銜接至關重要。此次事件不僅暴露了來伊份的供應鏈管理問題,也讓五芳齋的食品安全信譽受到沖擊。
五芳齋是以粽子起家的“中華老字號”,其傳統粽子制作工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22年8月,五芳齋登陸上交所,成為“粽子第一股”。
此次事件一出,五芳齋與來伊份同一天發布情況說明,聲稱將對生產流程進行深入排查,協同合作品牌方對相關問題進行全面核查,主動配合相關部門現場檢查。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來伊份頻發食品安全問題。2012年以來,來伊份先后陷入毒蜜餞、牛軋糖大腸菌群超標、手撕肉條菌落超標等事件。2013年至2016年上半年,來伊份共召回不合格產品70250公斤,其中涉及肉制品、水產品、糕點、果蔬等。
頻繁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不僅損害了消費者權益,也令消費者對來伊份品牌逐漸喪失信任感。
1、轉型的陣痛
隨著“零食有鳴”“零食很忙”“好想來”等新興零食折扣店的興起,來伊份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與日俱增。
2017年,來伊份提出“萬家燈火”戰略,要在2023年實現一萬家門店的規模,精耕上海、江蘇等成熟市場,發展安徽、北京等成長市場,培育深圳、江西、重慶等新市場。
但截止2024年底,全國門店總數為3085家,同比減少16.28%。其中:直營門店1485家,占比48%;加盟門店1600家,占比52%。加盟占比的逐年提升,標志著公司逐漸從傳統零售企業向連鎖管理服務+供應鏈平臺型企業轉變。
一方面,是公司門店構成的變化;另一方面,公司曾經想布局高端市場。
從定價來看,來伊份比許多零食集合店的價格要高。也因為這樣的定價,來伊份的受眾群體更多是在一、二線城市。
2020年7月,來伊份在上海來福士開設一家未來店,希望把它當做商場門店升級的樣板,并且表示將會在更多中高端商場開店,以及在南京、青島等新一線城市進一步鋪開推廣,以深挖一二線城市消費新動能。
可惜最后無疾而終,這家未來店已關閉撤出。究其原因,主要是高端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和忠誠度較低。再者,新興零食折扣店集中在下沉市場、更接地氣,在“消費降級”的環境下容易獲得更多市場份額。
“高端零食”的市場定位要求企業在產品質量、安全性和用戶體驗等方面達到高標準,來伊份食品安全事件頻發表明其在這些方面的管理存在不足,也與其“高端零食”的品牌定位相距甚遠。
2、業績下滑,突圍困難
2024年,由于部分城市消費降級趨勢明顯以及行業競爭的加劇,來伊份的市場空間和利潤空間面臨巨大壓力。
全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3.70億元,同比減少15.25%。其中:門店零售收入
20.2億元,占比為上年同期的78.61%;加盟商批發收入7.6億元,占比為上年同
期的103.92%;特渠收入2.18億元,占比為上年同期的101.30%;電商收入2.11億元,占比為上年同期的64.46%。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7526.76萬元,同比減少231.94%,可謂上市以來最差業績。
對于營收的下降,年報中透露主要系公司部分區域門店收入下降且對部分低效門店進行調整導致直營收入受影響同比下降。
為了應對營收下降的不利局面,公司只能進一步控制成本,優化調整降低門店租賃費、廣宣物料以及人力成本,但仍然無法覆蓋營收大幅下滑帶來的虧損。
另外,分產品來看,每個品類的產品毛利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導致綜合產品毛利率較上年減少1.23個百分點。
原本公司產品主要覆蓋堅果炒貨、肉類零食、糕點餅干等零食,現在為了豐富品類,公司還在探索和布局非食品類和跨境品類,挖掘消費者在日用百貨、數碼產品、美妝護膚等品類的訴求,這也與五芳齋不想只賣粽子有異曲同工之處。
如今的零食賽道實在太過擁擠,頭部企業已經深入到下沉市場開啟了價格戰,如果來伊份還在堅持中、高端市場,或者僅限食品領域,實在是很難突圍,因此不得不考慮第二增長曲線。
3、食品安全問題的背后
業績承壓之下,來伊份頻頻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暴露出其在供應鏈、質量管控等環節存在缺失,也敲響了食品安全的警鐘。
首先,來伊份聲稱其形成了一套以“預防為主”的食品安全風險控制體系、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和31道質量管控體系,強化源頭管理,實現端到端的食品安全質量管控體系。
追溯系統下,原料可追溯、去向可跟蹤、生產現場可監控,那么為什么仍然出現原料質量不可控的問題?
其次,公司聲稱構建了智慧供應鏈管理系統,打通了全渠道需求預測、庫存共享、預測補貨,形成了全渠道商品閉環的運作鏈。不僅滿足了全渠道的經營需求、保證商品的新鮮度,同時又降低了供應鏈的運營成本,提高了經營效率。
可屢次發生食品變質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公司的供應鏈系統存在瑕疵。
最后,公司對代工廠過度依賴,而品控卻做的不到位,進一步加劇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隨著代工廠數量增加、產品線快速擴張,公司在外部采購、內部管控和終端門店管理上的難度同步上升,導致品控疏漏風險加劇。
4、總結
此次來伊份在端午前“翻車”,不僅連帶五芳齋一起受到公眾質疑,也再一次敲響了食品安全的警鐘。
業績承壓之下,來伊份不僅要尋找第二增長曲線,還要應對新興零售折扣店迅速攻占市場帶來的沖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