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4年開始,也就是比亞迪打出“油電同價”口號的時候,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整體表現,就和之前完全不一樣了。2024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一度超過了51%,也就是說,在一段時間里,新能源汽車成為了市場主流,而燃油車成為了“少數派”,也一度讓很多覺得,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的勢頭將是摧枯拉朽的……
不過今年第一季度的數據出來以后,很多小伙伴都沉默了,今年一季度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回落到了42%,新能源汽車人高歌猛進的勢頭并沒有得到延續,燃油車重新“抬頭”。很多小伙伴表示,表示這是老百姓們都覺醒了,新能源汽車的謊言編不下去了,市場將重回理性,國內市場最終可能是新能源汽車的“天下”,但是這個過程將比較“漫長”。
首先,從市場的角度來說,盡管在去年很長一段時間里,國內新能源汽車高歌猛進,打得燃油車丟盔棄甲,主打燃油車的車企們卻并未投降,而是換了一種打法。
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國內很多汽車廠商,尤其是合資品牌廠商便推出了一口價策略,其中不乏豐田、通用、大眾、本田等“前”強勢品牌,這些品牌開啟一口價策略,而且價格上讓渡非常明顯。對于很多消費者,尤其是在購車方面比較保守,或者對新能源汽車不夠了解的消費者,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因為在很多三四線城市和農村,至今大多數的用戶依然“迷信”合資品牌,且對新能源汽車不是那么信任。
所以從總體上來說,在過去的一兩年時間,伴隨著價格戰,一二線城市市場中,那些樂意去擁抱新能源,嘗試新鮮事物的小伙伴,該買新能源汽車的,都買得差不多了。其實新能源汽車需要攻克的市場,是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想要說服這些市場的用戶主動擁抱新能源汽車,難度還是非常大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快速沖高。
而且從去年后半年開始,國內新能源汽車在技術內卷方面就烈度空前,大家卷駕駛輔助、卷高壓充電,總而言之就是各種卷,各種技術數據的革新速度非???。從行業的角度來說,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內卷,物理推動了國產汽車進一步在技術上壓制合資品牌廠商,但是對于老百姓來說,可未必如此。
原因很簡單,新能源汽車技術和配置內卷過快,必然帶來另一個結果,就是車輛更新換代過快,用戶永遠跟不上車企換代的節奏,而且新款一出,老款車型立馬就大幅度貶值,用戶不僅要“眼饞”新款車型增加更多配置和技術,還要眼睜睜看著手里的老款車型保值率慘不忍睹。所以對于很多消費者來說,既然跟不上,那就先別跟了,趁著油車價格便宜,先買一輛開著,等到新能源汽車內卷得差不多了,配置和技術都更加穩定成熟,價格也穩定下來之后,可能買車的時機就到了。
當然了,在新能源汽車高歌猛進、快速內卷的過程中,燃油車本身也沒有坐以待斃,除了在價格方面放下身段之外,也在產品和技術層面進行了一些追趕。比如國內一些燃油車產品,也引入了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和智能座艙,盡管可能沒有新能源車型的上限那般高,但是的確讓燃油車不再是純機械的存在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很多用戶,畢竟很多用戶擔心新能源汽車穩定性和可靠性,卻“眼熱”新能源汽車的高智能,現在很多油車將這些中和了。
總體來說,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說,當技術和市場“突進”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必然要面臨瓶頸,可能是技術瓶頸,也可能是市場瓶頸,現在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回落,在我們看來,就是很多老百姓在等待一個“機會”,一個出手買車不會后悔的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