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沒有穩定的環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 ——鄧公
公元前179年,本就看呂家不爽的軍功集團,在呂后這個大姐大去世以后,迅速搞定了呂家,然后還政于老劉家。
老劉家當時的接班人叫劉恒,史稱漢文帝,漢文帝后來又傳位給兒子,他兒子史稱漢景帝,西漢大名鼎鼎的“文景之治”,說的就是這爺倆。
稍微熟悉點歷史的人都知道,漢武大帝之所以能痛毆匈奴,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文景之治”給他儲備了巨額的錢物。
漢文帝即位時,西漢的南部一開始不太太平,因為那里有一個叫趙佗的人想當皇帝,大漢朝廷自然不愿意,于是雙方一直有摩擦。
漢文帝這個在后世名聲很大的皇帝,是如何處理趙佗的呢?
首先,安排人手重修了趙佗家的祖墳,然后安排人給老趙家的祖墳守墓,并給趙佗尚在大漢控制的底盤上生活的人安排工作。
其次,請出了一個已經隱居,但之前和趙佗打交道的官員,讓他去找趙佗和談;
此外,漢文帝還給趙佗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詔書(實際上應該是集體創作的內容,不過得到了漢文帝的點頭)
這封詔書在歷史上很出名,非常值得一讀,它的大體內容如下:
一開始,漢文帝就夸趙佗勞苦功高,然后很低調的說,自己的是劉邦小老婆生的兒子,難免不受重視,所以自己的各方面水平都不高,信息渠道也很有限,所以沒有跟老趙你有過聯系。
我父親去世之后,呂后當政,但是呂后身體不好,因此當時的很多事(劉邦在世時,趙佗和大漢的關系還行,呂后當政后,曾嚴厲制裁過趙佗,結果趙佗不吃硬的,直接和大漢朝硬剛上了),其實都是陰差陽錯的誤會。
咱爺倆之前沒打過交道,現在我呢也是被人硬捧上臺的,所以有些事你懂的。
不過你之前寫信來,想讓朝廷照顧你家里,這個我都安排人給辦妥當了,之前你發兵打過一些大漢的底盤,現在很多地方還處于對峙之中,我個人本來想,這些地方你想要就拿去,沒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我現在其實也不太當家,所以不好辦。
但是呢,我可以對你已經掌控的底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咱們也別繼續打了,再打下去,誰也討不到好處,希望你能同意,另外我還給你帶了點禮物,您老人家收好,希望你對你周邊的事,也能上點心。
單從這封信來看,漢文帝當年的態度算的上是“卑微”,一點都不像是一個大國領導人的態度,那么漢文帝為什么當年那么軟呢,是性格原因,還是什么別的原因呢?
熟悉這段歷史的人可能都知道,當年漢文帝的確是被軍功集團捧上位的,他自己的根基其實不深,以他當時的實力,他是斗不過軍功集團的。
除此之外,當時的大漢朝,還沒有完成中央集團,地方上說尾大不掉都是輕的,實際上當時的大漢,其實和春秋戰國時期很像,漢文帝就是那個春秋戰國背后的大周天子,基本沒啥實權。
如果換成一般人,要么就混吃等死,或者稍微有點骨氣的,就要和政治對手們拼個你死我活了,但是漢文帝可不是一般人,他在自己封地時,就干的非常不錯,他登基時雖然年紀不大,但卻是一個有足夠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的成年人了。
在漢文帝的規劃里,軍功集團是要削弱的,中央集權也是必要的,各諸侯國也是要削弱的,但這些事開辦之前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國家先要安定,國家穩定了才能干其他,所以漢文帝當年面對一個小小的趙佗,也只能先委屈求和。
有些時候,跪著生,比站著死還難,因為一死就能了之,而活著卻還要繼續負重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