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倪玉
【人物簡介】何雨春,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原清華大學書畫高研班創(chuàng)作課程導師(主講導師)、清華紫光文創(chuàng)園高碑店文創(chuàng)中心副主任,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創(chuàng)作基地副主任、國畫藝委會理事、秘書長,何雨春中國彩墨畫工作室導師、人物畫專項工作室導師,東方彩墨畫院院長,云南大理大學客座教授,北京石齊畫院特聘畫家。
何雨春是一名從軍旅走出來的藝術家,我們曾經兩個時間段都在同一個海軍水警區(qū)和軍校服役,彼此相識很久。他轉業(yè)后去北京發(fā)展,經常在媒體上看到他舉辦各類畫展的相關報道,早已是一位知名度挺高的藝術家了,憑借著當代 56 個民族彩墨畫領域有著卓越的成就和深遠的影響力,何雨春不僅被譽為“當代 56 個民族彩墨畫第一人”,而且成為中國彩墨畫新一代領軍人物。
筆者作為原水警區(qū)宣傳戰(zhàn)線微信群的秘書長,幾次邀約何雨春參加聚會,都因為行程沖突留有遺憾。沒有想到今年五月后的一個星期天,他非常突然地約我在大連相見,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進行了采訪。
為什么選擇56 個民族彩墨畫為主題?何雨春告訴筆者,首先,中華民族大團結主題重大,需要藝術家去關注;其次,彩墨畫的精髓在于巧妙將彩與墨進行淋漓盡致呈現(xiàn),而每個民族有著自己的文化、自己的顏色,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不同民族長相、服飾、眼神也不一樣,特別適合彩墨畫家去深度探索,再者,56個民族能夠形成系列。
16年的一線部隊和軍隊院校生活的培養(yǎng)與熏陶,讓何雨春更具備了敢打硬仗的潛質和不服輸?shù)木瘛榱送瓿?6 個民族彩墨畫作品,何雨春進行艱辛的探索和不斷的實踐。這些年一邊花費大量時間進行采風調研,另一方面不斷總結以往的創(chuàng)作中得與失,他大膽提出“色墨并舉,色墨共生”的理念,打破傳統(tǒng)中國畫“以墨為主、以色助墨”的局限,將色彩提升到與筆墨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時,他融合了印象主義的光影、抽象主義的形式、立體主義的幾何結構等西方藝術手法,形成了中西合璧的藝術語言。最終,X年時間終于完成,其作品讓人眼前一亮,強烈的色彩對比與層次疊加,使畫面具有鮮明的視覺沖擊力。
人物畫作,再懼千篇一律,選擇56 個民族彩墨畫,便是一場持續(xù)的巨大挑戰(zhàn)。何雨春迎難而上,他將自己的觀察與感悟通過手中的畫筆淋漓盡致表現(xiàn)出來,在具象人物的基礎上,何雨春融入抽象的點、線、面元素,既保留民族特色,又強化了畫面的形式美感。巧妙借用色塊與線條勾勒民族服飾的紋理,讓民族特色與現(xiàn)代審美相融合。無論是描繪 56 個民族的多彩生活,還是展現(xiàn)人物的生動神態(tài),何雨春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讓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的56 個民族彩墨畫,不僅畫面層次豐富、立體感強,而且極具視覺沖擊力。
當代新中國畫思想的創(chuàng)導者、著名藝術家石齊先生在何雨春56個民族彩墨畫展上接受記者采訪,高度評價何雨春是一個當代的人物畫畫得非常出色、非常到位、成績很大的一位畫家。何雨春的畫面視覺很閃光,他有自己精湛的技術、智慧的頭腦。在中國畫里都是以墨為主,從畫面來看顯得比較單一。不是說單一不好,但是單一就缺少時代性,時代就是萬紫千紅。何雨春的畫面就是萬紫千紅,幾十個民族畫得色彩豐富,每個民族畫的面畫得都很燦爛。何雨春在這個色彩運用方面,是一個極有天賦的人。他大膽、細致,大膽落墨落色,細心收拾畫面的結構造型,使畫面出現(xiàn)多層次感、立體感。何雨春的畫色彩豐富,墨與色兩者結合那么好,就感到非常欣喜,而且這位畫家在色與墨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色彩問題何雨春是有很大貢獻。要畫這么多民族,一般人物畫家來畫就很難做到每個民族都畫的非常閃光,畫出本民族的美麗、樸實,何雨春能做到這一點。
為了推陳出新、賦予每個民族作品的獨有特性,何雨春借鑒立體主義的多面觀察法,將人物或場景拆解為多個視角的幾何形態(tài),再重組形成復合空間,作品中人物面部與服飾被分解,呈現(xiàn)出旋轉、交錯的立體效果。并且強調畫面的“自然、無規(guī)律、無意識” 動態(tài)構成,通過色彩與墨塊的流動、疊加,營造出類似音樂節(jié)奏的視覺韻律,使畫面呈現(xiàn)出多層次的空間感與生命力。
展示盛世中國的美麗、和諧、統(tǒng)一的宏偉藍圖,是每一位藝術家應盡責任,何雨春的56個民族彩墨畫,先后在北京、天津、江蘇、海南、云南等多地舉辦巡回展出。為了體現(xiàn)了時代的萬紫千紅,更好的弘揚主旋律,展現(xiàn)了當今中華民族大團結,用藝術作品描繪明天的美好景象!何雨春以 56 個民族為創(chuàng)作主題,通過彩墨語言展現(xiàn)各民族的文化符號與精神特質。他注重刻畫人物的健康形象與民族服飾的細節(jié),如藏族的藏袍、傣族的筒裙等,既尊重傳統(tǒng),又通過色彩與結構的創(chuàng)新賦予其現(xiàn)代審美。同時,他的作品以“民族團結”為核心,通過巨幅創(chuàng)作將個體民族形象融入整體畫面,象征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例如 10 米長卷《民族頌》,將 56 個民族的形象匯聚在一起,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團結和豐富文化內涵。
何雨春的創(chuàng)作不僅豐富了中國彩墨畫的表現(xiàn)形式,也為民族題材繪畫提供了當代性表達范式,對當代水墨畫家探索民族題材創(chuàng)作有啟發(fā)作用,推動了民族題材繪畫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何雨春的 56 個民族彩墨畫作品,讓更多人了解到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風貌,在弘揚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也成為海外觀眾理解中國民族文化和當代藝術的重要媒介。
何雨春在色墨結合與立體表現(xiàn)上的突破為中國畫開辟了新路徑,被視為“中國彩墨畫新立體表現(xiàn)主義的旗幟”。何雨春的作品多次入選國際華人中國畫展覽及全國省市書畫展覽,還被中國美術館等機構收藏,并且多次榮獲獎項。
面對取得的成功和榮譽,何雨春非常謙虛。他告訴筆者:自己只不過是,堅持幾十個春秋探索研究創(chuàng)作中國彩墨畫過程中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民族風情彩墨畫作品,在將中國畫的傳統(tǒng)筆墨精神和邏輯思維同西方繪畫形式互相融合創(chuàng)新中積累了自己的繪畫語言與風格,并研究了一套自己對中國彩墨畫繪畫技巧技法。
“艷而不俗,獨具個人面貌”,著名藝術家石齊對何雨春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何雨春每張畫的處理辦法都是用他自己塑造出來的形象,一個色彩,一個技法,所以,這個在我們人物畫界非常突出。何雨春的畫基本很艷麗,但艷而不俗,而且很美,人物造型都很健康。他的畫和別人不相似,非常有自己獨到的一面的,他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畫家。
熟能生巧,悟促創(chuàng)新。何雨春今年65歲,一直不走尋常路的他,正處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期,祝福他在今后的藝術道路上再創(chuàng)佳績!
☆ 本文作者簡介:倪玉,大連星海會展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海軍自主擇業(yè)軍官。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會員,大連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筆名:王玉、海無邊、寧浦。軍旅20載,3次榮立軍功。曾任10余家報刊記者、特約記者、特約撰稿人,著書及參編教材32部,發(fā)表作品1000余篇,獲征文獎近100項。從事會展業(yè)20多年,撰寫策劃案、材料及推文超100萬字。
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易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