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
光是提到他的名字,就能夠引發人們反感的賴清德,現如今對大陸的態度,竟然發生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簡直就像是變了一個人的賴清德,在他就任滿一周年的這一時間點,突然就表示自己其實是愿意與大陸溝通的。
那么,當下的臺島究竟發生了什么呢?賴清德又是不是已經預感到了什么?
賴清德
突然轉變的口風
5月20日當天,賴清德在辦公室敞廳中舉辦了一場還算是隆重的記者會,只為了迎接自己上任滿一周年。
但就這段時間臺島內部的局勢的來看,賴清德的一周年明顯過的并不怎么順利。
先是民眾黨在18日下午的時候,進行了一場“退貨賴清德”行動,其中就連藍營民代都選擇現身助講,高聲怒批著賴清德的一系列罪狀!
賴清德退貨
而等到了19日的時候,國民黨更是在中央黨部前集結了16輛“叭賴”車隊。
該車隊由黨主席朱立倫親自率隊的情況下,直接怒批賴清德是“史上最無能”,可謂是嗎,沒有給賴清德留一點面子。
“賴清德上任這一年來,是臺島大不幸的一年,是全體老百姓最不安的一年,是兩岸最對立、對國際最無能的一年。”
這樣的致詞一路喊到民進黨中央黨部,引發的轟動可想而知!
游行“戰車”
更重要的是,賴清德受到的壓力還不僅如此,在臺民眾之中,抵制賴清德的聲音也絕對是只高不低。
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賴清德即便是面對著內外如此大的壓力,似乎也沒有受到半點的影響。
頂著“史上最無能”稱號的他,在自己的周年當天是這樣的一副態度,表明臺行政機構已編列4100億元特別預算之后,其聲稱自己將努力促進朝野對話并加強政黨合作!
賴清德
如此這般的漂亮話,實在是讓人感到難以置信,高呼團結的他似乎忘了自己對在野黨推動的大罷免。
就像此前還閉口不談統一的他,卻在采訪中主動提到此事的言行一樣,完全就像是變了一個人。
以往賴清德的那些離譜言論,在這里就不過多的陳述了,每個人的心中也都清楚,可他在周年前夕接受專訪時的言論,可能有很多人還并不知曉。
賴清德接受采訪
面對臺媒的鏡頭,賴清德直接就將大陸與臺島比作了大小兩家公司,而如果大公司想要收購小公司的話,就應該是大公司先提條件,并不存在小公司先提條件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也正是這樣的發言,引得朱立倫怒批賴清德有著“交易”的想法,從而導致了前者集結車隊的行為。
因為在賴清德說出這番話后,有很多人確實都認為他這是在暗示“兩岸統一可以談,關鍵看大陸如何開條件?”。
特朗普
不得不說,先后態度轉變如此之快的賴清德,屬實是讓人感到有些陌生。
但也令人心生疑惑的是,賴清德的態度為什么會突然發生這么大的轉變呢?還是說他確實感受到了內外對他施加的壓力。
畢竟在此前,身為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就曾提到過有關于“和平與統一”的說辭,這是否是賴清德態度準百年的關鍵?
以上信息來源:看看新聞Knews2025年5月20日“將統一比作“公司并購”?賴清德以話術包裝“臺獨””
上臺才不過一年時間的賴清德
就算不提賴清德此前提及的“兩岸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但其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的行為,就已經足以證明其“臺獨”言行究竟有多么根深蒂固。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態度一轉地接連提到了統一與團結,實在是讓人感到陌生。
但也正是這樣的過往,才能夠讓人清晰的認識到,這樣表面上的態度轉變,實際上不過是賴清德一場偷換概念式的政治操弄。
賴清德
自古以來,臺島與大陸之間的關系都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何談什么大小兩家公司之分呢?這就更不要說并購之類的描述了。
所以唯一能夠解釋賴清德態度轉變的,就是他只不過是想將原本的從“敵對敘事”轉向了“商業包裝”。
畢竟此前的接連軍演與大陸強硬的態度,都讓賴清德意識到他的這一系列言行是不可能有結果的,在這種情況下,他也就動起了其他的心思。
解放軍環臺演習
更何況,當下讓他倍感壓力的,也不僅僅是大陸方面了,臺島內的局勢也在不斷的出現變化。
根據最新的民調顯示,臺民眾對于賴清德的不滿比例已經達到了55%,而相比之下滿意度卻銳減到了32%。
說的更直接一點,憑借著這樣的一份成績,賴清德已經成為了自1996年以來,臺島歷任領導人施政一年時不滿意度最高的一位。
這樣看來,朱立倫怒批賴清德是“史上最無能”的言論,也并非是沒有數據支撐的。
需要注意的是,賴清德的失敗不僅僅只體現在個別的領域,不管是兩岸關系還是內政,又或者是外事以及司法,賴清德各方面的表現都能夠用一團糟來形容。
有報道顯示,賴清德在選前曾公開承諾,會新增13萬戶興建社宅以改變臺島的住宅難題,而在上任之后,賴清德時不時的也確實會提到住宅問題。
臺島街頭
可除此之外,賴清德就再沒有任何表現了,在連計劃都還沒有敲定的情況下,也是能夠從側面反映出,賴清德這一年來的成績究竟有多么糟糕。
也不知道一點實事都沒有辦的賴清德,在這一年以來究竟在忙些什么!
事實上,不僅是賴清德提到的“統一”備受質疑,就連他在一周年記者會上提到的“團結”,也注定只是一場空談。
以上信息來源:中國新聞網2025年5月20日“賴清德施政滿一年,民調打破“差評”紀錄”
對在野黨推動大罷免的賴清德,這一行為直接被評價道是在一邊打人耳光,一邊還要逼人家牽手,這難道不是在癡人說夢嗎?
或許內外的事態的加劇,確實讓賴清德預感到了什么,但就現實結果來看,他所作出的改變根本不會那么徹底。
所以,兩岸局勢依舊處于觀察階段,可能夠預想到的是,即便賴清德始終不選擇配合,最終的結果也一定是大家預想中的那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