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某書上看到很多關于要不要給婆婆帶娃費用的話題。
有人說婆婆帶娃不該給錢,畢竟血濃于水;
有人說必須給,這是對付出的尊重。
其實這個話題的爭論永無止境,我想說這根本不是對錯的問題,因為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完全不一樣。
01
我曾經看到過一個新聞:一位60歲的奶奶以“無收入來源、常年撫養孫女”為由起訴兒媳,索要10萬元補償,但法院駁回了訴訟請求。
法院認為老人帶孫屬于道義行為,未事先約定報酬或證實費用支出,因此不支持經濟賠償。
評論區有人罵老人勢利,也有人罵兒媳婦忘恩負義。
雖然評論區意見不合,但是鮮有人思考:這位婆婆要的真的是錢嗎?
我想到我的大娃出生的時候,我的婆婆她二話不說從老家搬來幫忙。
我下班回家就會看到婆婆蜷縮在沙發上的背影。
因為她腰椎不好,所以有時候需要躺著休息,但是她卻從不在我們面前喊疼。
有天半夜我起夜無意中看到婆婆在廚房掰扭著洗奶瓶,那一刻我突然淚如雨下。
其實這世上真的沒有免費的愛,只是有些愛的代價,或許不是用錢能衡量的。
02
曾經在一個育兒群里,一位媽媽分享了她的做法。
她每月固定給婆婆3000元的帶娃費,但她從不直接給現金。
她是在銀行開了一個親情賬戶,這個賬戶用于支付三代人的家庭活動。
比如她會帶婆婆去體檢、時不時的帶婆婆周末去郊外旅行。
她說到這樣花錢就沒有那樣的像交易一樣冷冰冰的。
這位母親的做法真的很聰明,她至少給婆婆一個溫暖的回應。
03
我認為對于婆婆而言,帶孫輩是她的晚年生活的一種選擇,而非必然的義務。
因為她們也曾是風華正茂的女子,在她們老年時候選擇為家庭再次付出時,她們的價值需要被肯定。
我曾聽刷到一個睿智的婆婆說到:“我帶娃不要兒媳的錢,但我希望她能尊重我的育兒經驗。我希望在我累的時候搭把手,在我偶爾想偷懶的時候給我放個假。”
其實老人的需求有時候真的很簡單。
04
想想看如果有天你老了,兒媳婦硬塞給你一疊錢說"謝謝您帶孩子"。和她拉著你的手說"媽,周末我們一家去您一直想去的那個溫泉吧",哪個更讓你心里暖?
所以,婆婆帶娃要不要給錢?
我的回答是:給,但不只是給錢。是要給她尊敬以及給她在這個家中應有的位置。
你家是怎么處理這個問題的?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