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常言道:“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
貧窮,基本都不超過三代人。到了第三代人,要么窮到連老婆都娶不起,直接斷根絕后了;要么觸底反彈,走回上坡路。
富貴,基本都不超過三代人。到了第三代人,很有可能守不住財(cái)富,或者將財(cái)富揮霍一空。大概率,會跌落到底層。
很多人覺得,有錢人可以永遠(yuǎn)富貴下去。
這,不過是一廂情愿罷了。這個世界,可不缺“大洗牌”。只要出現(xiàn)大洗牌,財(cái)富的格局就會發(fā)生變化。
歷史證明,富不過三代的家庭,都犯了這些大忌。
02
家庭的子孫,一代不如一代。
這一點(diǎn),看看《三國演義》就懂了。
曹家。曹操本人厲害,兒子曹丕還行,孫子曹叡也不錯。可到了第四代人,就變得軟弱無能,被司馬家族奪權(quán)了。
劉家。劉備本人厲害,但他的兒子劉禪,被后人稱之為“扶不起的阿斗”。僅僅兩代人,蜀漢就走向滅亡了。
孫家。孫權(quán)本人還不錯,但他的兒子、孫子,個個都是暴君、昏君。以至于,孫權(quán)一死,東吳立馬就陷入到混亂、內(nèi)耗當(dāng)中。
司馬家。司馬懿厲害,兒子司馬師、司馬昭,也是人中龍鳳,孫子司馬炎也還行。可到了第四代人的司馬衷,竟然是一個“何不食肉糜”的弱智傻瓜。
一代不如一代,這是歷史的常態(tài)。畢竟,不可能讓你一個家族,永遠(yuǎn)興盛下去。
世道興衰,強(qiáng)弱更替,終究是平衡的。
03
個人的小氣數(shù),抵不過時代的大氣數(shù)。
西晉時期,有一超級首富,名為石崇。
石崇此人最喜歡的,就是跟別人“斗富”。可以這么說,石崇的富貴,連身為皇族的司馬家,都有點(diǎn)比不上。
晉武帝司馬炎在位的時候,對于石崇,并沒有計(jì)較,只是覺得石崇此人挺有趣的。
隨著司馬炎死去,晉惠帝司馬衷上位,沒幾年就爆發(fā)了八王之亂。趙王司馬倫主政,很快就殺了石崇,甚至于斬草除根。
石崇如此牛逼的首富,為什么會一夜之間“全家死光光”呢?
這就是上文談到的“時代洗牌”。個人的小氣數(shù),在時代的大氣數(shù)面前,終究是不夠看的。再有錢,也都無法阻止時代的洗牌。
就像“你方唱罷我登場”一樣,該你謝幕了,哪怕你不想謝幕,導(dǎo)演也會讓你謝幕。每個人,都只是演員。時代,才是導(dǎo)演。
04
階層衰退,逐漸淪為了底層。
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富人的子女,有沒有可能淪落到底層?
有可能,而且概率很大。因?yàn)?strong>精英階層的爭斗,是無比殘酷的。一旦落于下風(fēng),那階層衰退,淪為底層,就是必然的結(jié)果。
假設(shè),一個富人有10個子女。這10個子女,不可能都是人中龍鳳,總有人是平庸的廢物,甚至于連廢物都不如。
隨著創(chuàng)一代的富人死去,富二代們守不住財(cái)富,或者說,各種折騰,將財(cái)富揮霍一空。那他們就會迅速淪為底層。
另一個方面。窮人越來越少,就需要一部分中產(chǎn)、富人,淪為底層,來承接窮人的工作。而這些淪為底層的中產(chǎn)、富人,基本都是那些平庸、無能的廢物。
階層,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動的。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自古以來,有的是白手起家的狠角色,也有的是無能至極的敗家子。并不少見。
05
寫到最后
富不過三代,并不是一句調(diào)侃,而是赤裸裸的現(xiàn)實(shí)。
不僅歷史如此,現(xiàn)實(shí)也是如此。
假設(shè),A是局長,難道說,A的兒子也是局長嗎?不一定。也許,A的兒子只能成為基層的辦事人員。
隨著A死去,兒子沒有局長父親的照顧,那他就有可能在基層待一輩子。想上去,也都做不到的。
到了孫子一代,也許連基層的辦事人員,都當(dāng)不成,只能去私企或者工廠上班,活成了社畜牛馬的模樣。
能夠富貴一兩代人,就很不錯了。至于富貴好幾代人,那就比較困難了。
財(cái)富,或許可以繼承。但能力、性格、本事,未必可以繼承。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