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my first time in Chengdu, China, and also the first time I've learned about 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 It's simply amazing!”(這是我第一次來中國成都,也是第一次知道都江堰,都江堰太神奇了!)
19日上午
在聽完現場講解人員的介紹后
一位外國嘉賓俯身凝視
都江堰水利工程沙盤模型
眼中滿是驚嘆
國際大壩委員會第28屆大會暨第93屆年會目前正在成都召開,來自全球的與會嘉賓在參觀技術展覽時,紛紛被這座擺放在四川水利成就展現場的千年古堰模型所吸引。
都江堰水利工程沙盤模型按1:800比例微縮還原,通過光電技術模擬三大主體工程——魚嘴自動分水、飛沙堰泄洪排沙、寶瓶口引水灌溉的運行原理,輔以動態水流模擬裝置和智能燈光導覽系統,生動還原都江堰“乘勢利導、因時制宜”的治水智慧,讓現場觀眾仿佛置身于“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盛景之中。這些凝結著東方哲學的精妙設計,讓現場嘉賓頻頻點頭,不時拿起手機記錄下這震撼的場景。
作為世界上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再次登上國際舞臺。這既是對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人水和諧”古老智慧的致敬,也是對新時代水利文化傳承創新的生動詮釋。
在沙盤展示區一側,都江堰四大傳統堰工技術非遺傳承人正在現場沉浸式演繹傳統堰工技術模型的制作過程。他熟練地運用竹條、卵石等傳統材料,精心編織竹籠、搭建榪槎,向駐足觀賞的嘉賓展示這一延續千年的活態技術。
與此同時,現場展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周邊文創產品也受到了參會嘉賓的喜愛。再現寶瓶口引水咽喉的彩色銀版畫,呈現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流蘇金屬書簽尺,竹籠、榪槎等都江堰四大傳統堰工技術模型,復刻李冰像的3D立體樹脂擺件……這些將傳統水利文化與現代設計美學巧妙融合的文創作品,一經展出便成為“搶手貨”。
從戰國時期的岷江驚濤,到今日國際會場的贊嘆如潮,都江堰水利工程不僅以持續2280余年的穩定運行創造了水利史上的奇跡,更以歷久彌新的生命力向世界講述著中國故事。此次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國際大壩委員會第28屆大會暨第93屆年會的驚艷亮相,既是對千年古堰卓越價值的國際認證,也為全球生態水利工程建設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文章轉自視界都江堰
水靈妹在此表示感謝
【聽說 都在看】
贊一下再走呀~比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