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10點,在虹橋2號航站樓的“咖啡贈飲區”十分熱鬧。旅客們排起蜿蜒長隊,隊伍中不時傳來驚喜的交談聲。剛結束商務行程的浙江旅客劉先生,接過工作人員遞來的手沖咖啡。“真沒想到剛出站就能收到這樣一份驚喜!”劉先生輕輕抿了一口咖啡,臉上露出笑意,“我第一次碰到這個活動,咖啡暖胃,這份心意更暖心。雖說一年來不了上海幾次,但每次來,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熱情。”
據悉,5月21—25日,作為連續三屆虹橋國際咖啡文化節的“保留節目”,今年的這杯咖啡首次延伸點位至虹橋2號航站樓。
據現場統計,活動首日2小時內,上海虹橋站送出255杯,2號航站樓送出331杯,創歷屆虹橋國際咖啡文化節單點位即時贈送紀錄。
2025虹橋國際咖啡文化節以“咖啡+”為核心,深度融合多元文化元素。“咖啡+戲曲”便是其中一大亮點。
當天11點,“咖園驚夢——咖啡奇遇記”快閃活動在虹橋站到達層驚艷亮相。保利藝術教育的戲曲演員,以《牡丹亭》經典片段為藍本,從古代“穿越”至現代場景。20分鐘的主題表演與10分鐘的戲曲念白即興互動,瞬間吸引了眾多旅客的目光。
“這種新穎的形式太棒了,現在我們這代人接觸戲曲的機會越來越少,正希望孩子能多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一位帶著孩子的旅客感慨。
就在“咖園驚夢”活動的前一天,新虹街道舉辦的“啡行戲咖——給咖啡加點‘戲’”專場活動,邀請到韓婷婷、樊婷婷及胡璇等越劇京劇名家,在充滿“二次元”元素的龍湖上海虹橋天街助力傳統戲曲以咖啡為媒介,讓傳統文化在現代場景中煥發新生。
“我想請你們喝一杯咖啡,感受一下云南咖啡的魅力。”沖泡咖啡、現場介紹、添加好友……保山隆滬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陳玉梅忙得不亦樂乎。近年來,滬滇協作不斷深入,眾多協作項目在云南保山落地生根,也為云南本土企業帶來了赴滬發展的機遇。就在去年,保山在新虹街道成立了首家云南保山隆中對茶咖文化社區體驗中心。這是她第二年參加“抵達上海的第一杯咖啡”活動。 “沒有什么是比看到更多朋友品嘗到自己家鄉的咖啡更讓人滿足的了。”
活動現場,新虹街道初心驛·虹立方黨群服務中心的初心咖啡再度返場。值得一提的是,初心咖啡與新虹街道今年營商品牌“新小伴”的限定聯名款咖啡“新小咖”首次亮相。據介紹,“新小咖”以“加一點服務,多一點生活”為理念,接下來將在煥新后的初心驛·虹立方黨群服務中心常態化每日限量供應,并將在各類市集快閃活動限時返場。
同步啟動的“打卡咖啡節”互動體驗區同樣人氣高漲。其中,作為本次咖啡文化節的創新體驗,現場提供抽繩香囊、布袋、咖啡渣等原材料,讓旅客親手制作散發咖啡濃香的定制香囊,將第一杯咖啡的余香延續。
“抵達上海的第一杯咖啡”,“保留節目”的溫度何以延續?自2023年首次亮相虹橋國際咖啡節,“抵達上海的第一杯咖啡”便成為連接旅客與上海的溫情紐帶。新虹街道憑借地處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核心區的區位優勢,以這杯咖啡的“軟實力”,搭建起城市與旅客的交流橋梁,將上海的溫度融入每一口醇香之中。不僅如此,從去年開始,這杯咖啡還成為元宵節的“常客”。據統計,三年來,近5500杯咖啡帶著上海的問候,被旅客捧在手心、暖在心間。
一杯熱咖啡,一句“歡迎來到上海”,彰顯著城市對每一位旅客的尊重與接納,詮釋著包容友善的城市精神。“抵達上海的第一杯咖啡”早已超越飲品本身,成為上海、閔行遞向世界的閃亮名片,承載著城市與人“雙向奔赴” 的溫暖。新虹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咖啡文化內涵,推動這份服務從品質升級為城市文化符號,讓來自長三角、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旅客,通過虹橋樞紐,真切觸摸到上海開放包容的胸懷與深厚的人文底蘊。
記者:毛海萍
供稿:欣洪悅
初審:陳依婷
復審:方雨斌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